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澳媒:涉华报道是如何误导读者的

原标题:澳媒:涉华报道是如何误导读者的

特伦斯•伍德,陈俊安

澳大利亚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网站6月19日文章,原题:如何避免夸大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在报道中国援助方面,《卫报》远非做得最差,但就中国对太平洋地区援助的问题一再发表误导性言论。比如2018年该报称“2014年中国是地区第四大援助国,排在澳美和新西兰之后。但中国援助不断增加。到2017年,从援助支出看,中国是第二大,从承诺资金看是最大”。今年《卫报》进一步发表似是而非的言论,“传统上,澳大利亚是太平洋地区最大援助国,但2017年中国承诺的金额是澳的4倍多。”

这些说法背后的数据来自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太平洋援助地图”。该图容易被误用。最明显的是,洛伊的数据是2012年到2016年间的。2017年只包括了一些援助国,而非全部。数据不全面,比较就无从谈起。这也意味着《卫报》的说法不对。2016年第二大援助国是新西兰,资金多于中国。但援助地图并未列出2017年3月以后新西兰的数据——似乎其援助突然消失。其实,地图只是漏掉了那年的数据。从新西兰上报给经合组织的数据看,2017年它对太平洋国家援助约2.25亿美元。这样一算,当年第二大援助国是新西兰,而非中国。

那么,能否说“从承诺援助资金看中国是最大援助国”或“2017年中国承诺援助的资金是澳的4倍多”?这听上去令人吃惊,但实际上,承诺并不一定总落到实处。(西方)媒体谈论大额援助承诺或许能吸引眼球,但实际花费才是重要的。

且2017年中国的援助承诺真的最大吗?数据也有不同来源。由于中方并不公布援助准确数字,洛伊只能从媒体报道和太平洋岛国政府文件中寻找数据。这样做有个大问题:洛伊记录的中国援助承诺有时是分多年支出的(这也解释了中国援助承诺与实际支出的一些差异)。

比如,2017年中国援助承诺为40亿美元,其中多数是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公路。我知道,中国有高速列车、摩天大楼,但不可能一年建成这些。这是一笔分散到多年的援助支出。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上报的是每年的援助承诺。把中国的多年承诺资金与澳某一年的相比,这种比较毫无意义。

笔者并无指责《卫报》之意,毕竟该报报道好于很多媒体,期待记者是数据专家也有失公允。只是希望注意,若澳要应对太平洋地区变化,推动国内讨论的应是事实而非误导性数据。(作者特伦斯·伍德,陈俊安译)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台湾大幅提高“共谍”刑罚 阻挠两岸交流又施毒计 台当局用蚊子攻击韩国瑜遭痛骂:连蚊子也分蓝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