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长宁地震:痛失亲人的同时 新生命在陆续诞生

原标题:长宁地震中的逝者与新生

一个7岁男孩不幸离世,一张父亲抱着儿子生前最喜爱的白熊玩具在救援现场等待的照片,引人动容;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26岁的女孩搭乘最早一班航班赶回家中,她需要和家人一起渡过难关。

双河镇房屋被毁,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前往救援帐篷。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双河镇房屋被毁,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前往救援帐篷。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川渝多地有震感。

地震过后,长宁县城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原本在街上避难的人陆续回家,也有一些人搭着帐篷熬到天亮。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截至6月18日18时16分,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58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一个7岁男孩不幸离世,一张父亲抱着儿子生前最喜爱的白熊玩具在救援现场等待的照片,引人动容。

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26岁的女孩搭乘最早一班航班赶回家中,她需要和家人一起渡过难关。

在痛失亲人的同时,新的生命也在陆续诞生。

一个完整的家,被震得四分五裂

地震发生时,只有赵宇(化名)还醒着,她突然感到了地面剧烈地晃动,眼看着房子从一个角开始塌陷,最后把丈夫和女儿死死地压住。小儿子从二楼掉到一楼地上,头上、脚上都是伤。

赵宇大声喊邻居救命,打了119,一个小时后救援队赶来,她的大女儿已遇难,11岁的小儿子从废墟下被挖出来,浑身在流血。丈夫身上全是刮痕和血痕,一只脚的指甲整个被刮掉了。

地震后,赵宇的丈夫腿上全是刮痕。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地震后,赵宇的丈夫腿上全是刮痕。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这是双河镇葡萄村的救灾现场。赵宇说,受伤的人太多了,她的爷爷也被坍塌的预制板压住,村民们用铁锹移开砖石把他救出来,送到了医院。因为受惊吓和轻伤,奶奶也去了医院住院,在打点滴。

一个完整的家,被震得四分五裂。

震后,赵宇家成了一片废墟。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震后,赵宇家成了一片废墟。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7岁男孩与爷爷奶奶遇难

6月18日,一张父亲抱着儿子生前最喜爱的白熊玩具在救援现场等待的照片,引人动容。一名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地震导致楼房坍塌,长宁县双河镇葡萄村一名7岁男孩被困。

按照以往的作息时间,地震发生时,正在读一年级的小龙(化名)已经躺在了床上。地震突如其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房屋瞬间坍塌。小龙跟爷爷奶奶都被困在了废墟之下。

地震发生后不久,宜宾矿山急救队和宜宾消防支队先后赶往救援。随后,宜宾蓝豹救援队也携带搜救犬赶到现场。小龙的父亲抱着儿子生前最爱的玩具熊,也匆忙赶来。

一段由宜宾消防支队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小龙的父亲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救援,双手环抱着一个白熊玩具。他告诉救援人员,儿子正在上一年级,这是儿子最喜欢的玩具,经常抱着玩。

 7岁男孩父亲抱着玩具熊站在救援现场。受访者供图

7岁男孩父亲抱着玩具熊站在救援现场。受访者供图

小龙遇难的消息传来,是在地震发生约6小时后的昨日凌晨5时许。在现场视频里,小龙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抬出,一旁的父亲难以自持,失声痛哭。

后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小龙被救出来时已无生命体征。

“确实挺难过的,没有第一时间把人救出来。”参与救援的现场消防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遗憾和惋惜,“孩子刚抬出来时,天亮了。看着旁边的父亲,真的好心疼”。

“在这场地震中遇难的,还有小龙的爷爷和奶奶。”昨日下午,宜宾消防支队一名负责对接媒体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所在的葡萄村八组,共有3户居民房在这次地震中倒塌。

“遇难前,小龙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做些小买卖,小龙的生活起居都是爷爷奶奶在负责。”上述受访者称。

小龙今年刚上一年级,前两天他还与父母通过电话,说自己在最近的一次学校测验中有一门功课考了96.5分。

“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没什么好怕的”

6月17日23点左右,王雨(化名)的朋友圈被宜宾地震的消息刷屏。她马上给宜宾珙县的家里打电话,连着打了好几个都打不通,她崩溃得大哭。过了将近半小时,终于打通了电话,家里的房子被震裂了,但好在全家人都跑了出来,她长舒了一口气。马上去搜最早一趟回成都的飞机。“恨不得连夜就回家里,虽然知道他们平安,但不亲眼看到,我还是不放心,我想看到他们,特别特别想。”

王雨的家人。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王雨的家人。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今年26岁的王雨是宜宾市珙县珙泉人,现在北京一家整容公司做美容师。珙泉镇位于偏远的山区里,风景很好。人生的前十四年她都在这个“好山好水啥都好”的地方长大,也早就习惯了隔三差五的震动。

汶川地震那年,她15岁,在西安上学,同学都惊慌地跑出操场,她却镇定自若。“对于我们四川人来说,地震就是家常便饭。”

但这次不一样,在这场地震里,王雨表姐的堂弟王正松遇难,他家跟自己家就隔着一条河,可是地震时熟睡的他没能跑出来。偏远的山区还没有进来救援队,塌陷的路段也只能允许摩托车进出。王正松的妹妹也受了重伤,被送去医院,刚刚做完手术。

18日早晨六点三十五分,王雨坐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她一夜没睡,也根本睡不着。家人和朋友不停地跟她说千万别回来,担心余震危险。可她还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她说不害怕地震,“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没什么好怕的。我就想陪在他们身边。”

王雨的父亲和叔叔骑着摩托车来镇上接她。去珙泉的路都塌方了,车进不去,只有摩托可以。王雨家的房子还算完整,但他们不敢再回去了。一家人就在屋子下面的棚子里坐着,王父刚刚从屋子里接通了电线,山上亮起了一盏灯。

去珙泉的路都塌方了,王雨的父亲和叔叔骑着摩托来镇上接她。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去珙泉的路都塌方了,王雨的父亲和叔叔骑着摩托来镇上接她。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避难时救下被石块压住的女子

长宁县葡萄井街王氏凉糕总店老板李文启向新京报记者回忆,事发时店内无顾客,他和店内员工感到剧烈摇晃,便立即跑出店外,全部到达路边的安全区域。李文启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救命”的呼喊声,便立即循声查看,发现对面店铺的老板娘在店内楼梯上被一块大石块压住腹部,无法动弹。

李文启与另外一名邻居合力将石块搬走,并将伤者抱到室外。因当时通讯中断,无法拨打急救电话,附近有人驾驶私家车将伤者送至长宁县医院。“听说伤者腰椎有些骨折,腹内有出血,情况应该还算稳定。

李文启说,家中房屋受损严重,大量瓦片坠落,有开裂等情况,无法继续居住,目前自己正在双河中学安置点。

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休息。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休息。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人没事就好”

地震发生时,林斌正穿着本命年的红短裤,手里还拿着吃了一半的烤鸡翅。老婆抓起他的胳膊就从五楼往下跑,等到了楼下,邻居们有嘴里叼着牙刷的,有衣服穿反了领口在背面的,出门的时候没来得及梳头,一把梳子在单元门口传了一圈。

林斌从小在宜宾长大,几年前的冬天,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3点20地震,据说能达到6级以上”。当时,林斌全家人开车躲到几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提前把院子清空,一家人开着门睡觉。当天晚上,他听说有人出去街上扎帐篷,冬天冷,不少人冻出了感冒,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以后,“我们整个宜宾对地震有阴影了。”

十分钟后,林斌给住在县城的母亲打电话,关机,林斌着急,又给母亲的微信发语音通话申请,依旧无人接听。

到凌晨12点半,母亲才接通了微信,在电话里不停地哭。林斌才知道,地震时,父母已经都睡熟了,爸爸把妈妈从床上推起来,来不及开灯,两个人摸黑出了房门,吓得腿软,是邻居帮忙扶着下了楼。凌晨一点多,妈妈才敢回家,家里的厨房瓷砖都被震碎了。林斌安慰他们,“人没事就好。”

经历了三次地震

张煜(化名)对地震有着超出常人的反应。

宜宾地震时,他正在成都的家中看书,在地面开始摇晃的一瞬间,他跳下床跑到厕所里蜷缩起来,他尝试着在心里安慰自己:“没事的,成都的房子不会倒”。

情绪还是难以控制。跑下楼之后,他给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姐打了一个电话,用大哭来释放内心的恐惧。

双河镇房屋被毁,居民正在搬家。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双河镇房屋被毁,居民正在搬家。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张煜是北川人。11年前汶川地震,当时12岁的张煜失去了很多亲人和朋友。好几年的时间里,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饭也吃不下。平时坐电梯时,只要轻微地一晃动,他的心里便会开始紧张。甚至有的时候,只是旁边的人抖了下腿,桌子的动静也让他感到恐惧,“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了。”

不巧的是,2017年九寨沟地震时,张煜刚好在那里游玩,又因此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志愿团队时常给他做心理疏导,朋友家人也希望能让他感受到支持的力量,但地震的阴影还是会时不时笼罩在心头,“从08年地震到后来九寨沟地震,有一段时间我都还是有这样的情绪,我不知道怎么样才算真正走出来。”

灾后心理的建设是一个时常被谈起的话题,张煜也希望身边的人能给受灾者更多鼓励支持,“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自己走出来,一个人的话可能会越陷越深,还是很需要外界力量的鼓励。”

18日上午,在长宁西门坝灾害现场,四川消防救援总队与四川武警总队联合救援出3名伤者,伤者已被紧急送医。受访者供图

18日上午,在长宁西门坝灾害现场,四川消防救援总队与四川武警总队联合救援出3名伤者,伤者已被紧急送医。受访者供图

8名“地震宝宝”出生

截至6月18日16时,位于珙县的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已成功接生8名“地震宝宝”,最重的有9斤4两。

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妇产科工作人员姚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地震发生时,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震感强烈,旧楼有裂伤,墙上有瓷砖掉下。“我们这边比较新的楼可以抗8级地震,当时病房里的孕妇能跑的基本上全跑出去了。有一个产妇已经临产了,痛得比较厉害,家属和孕妇非常害怕,不愿意在产房生产。我们只好临时将她撤离到了一个救护车上。”姚女士回忆说。

姚女士介绍,在医护人员的陪同安抚下,该孕妇在接近生产时转入产房。6.0级地震后两小时,该孕妇成功分娩,母子平安,宝宝有5斤7两。截至6月18日16时,该医院已成功接生8名“地震宝宝”,最重的有9斤4两。

“患者都比较紧张,他们担心我们医护人员跑了之后,他们没有安全保障。我们不停地去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我们不会(跑),会坚守在岗位上。我们一直在余震中做的手术。”姚女士称。

姚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场的应急设施包括临时帐篷、担架等已在医院病房和大厅备好,方便在危险时刻转移产妇及患者。

相关阅读:
京东6•18累积下单额2015亿 同比增26.57% 陕西宁强发生山体坍塌已致3死 仍有2人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