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矿厂造景观兴产业
奉节大窝社区加强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实现了从矿区到景区的美丽转变。通讯员金春摄
“飞流花瀑泉水响,山似海豚云中藏。闲来漫步山野间,大窝更比金窝强。”5月20日,当奉节县青龙镇大窝社区农家乐老板谭太刚将这首自创的“打油诗”配上大窝社区的风景照发布在朋友圈后,很快收到数十位好友的点赞。
但就在4年前,大窝社区还是奉节的产煤重地,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短短几年间,大窝社区加强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实现了从矿区到景区的美丽转变。
矿厂停产
“老社区”寻求产业转型
当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奉节县城出发,一路颠簸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大窝社区。地处奉节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大窝社区,是由原国有企业奉节一磺厂员工居住区与大窝村合并而成的“老社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磺厂很辉煌,曾年产硫磺7197吨,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3。1998年,一磺厂在体制改革后全面停止硫磺生产线,转而发展煤炭产业。资源的高强度开采,吸引了当地2/3的青壮年进厂务工。
数年前,随着奉节开启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煤矿产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2015年,奉节一磺厂正式停产,当地村民失去了重要收入,村里矛盾日益突出。
要让村民不“找麻烦”,就得寻找一个稳定持续的增收产业。
而此时,恰逢县里在当地修建的一家自来水厂正式投用。水厂从高山引来山泉水,经处理后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每天,水厂都会排放多余的山泉水。“何不将这些水利用起来养殖冷水鱼,让村民的腰包重新鼓起来?”社区主任文金平的建议得到村民的响应。
很快,社区引入了一家农业公司,修建了一个50亩的鱼塘。山泉水经过滤后注入鱼塘养鱼。“养出的鱼儿不仅个大肉嫩,价格也比普通鱼高出一截。”文金平说,2016年,第一批冷水鱼投产,受到了市场青睐,每斤收购价在60元左右。
冷水鱼有了赚头,村民们纷纷要求发展冷水鱼产业。可是,大窝社区以丘陵山地为主,大规模养殖冷水鱼并不现实。
修复生态
发展多元产业
2017年1月,大窝社区向在外务工的村民发出了“返乡创业,共谋发展”的邀请,这年春节,包括谭太刚在内的20多名务工人员受邀参加了社区举办的返乡创业动员会。
会上,针对村里的产业发展,大家集思广益。“我在浙江打工多年,当地农村环境优美,逢年过节总能吸引不少城里人到村里游玩。我建议,社区可以打造乡村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谭太刚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
可是,在过去的60多年间,大窝社区曾经历了两次大产量的硫磺开采和煤炭开采,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15年,一磺厂实施政策性关闭时,这里已是寸草不生、一片荒芜。
“我们社区是有名的大‘矿区’,没有好的生态怎么发展乡村旅游?”有人提出质疑。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头脑风暴”中,社区党委最终得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在这套方案中,修复生态环境是他们要迈的第一道“坎”。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大窝社区一方面通过引种柏树、落叶松等乔木树种,对荒山进行增植补绿,几年间,先后改造荒山4000余亩,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0%;另一方面,他们将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打造了望月湖、海豚湾等自然景观。
村民变股东
生态效益凸显
经过生态修复后的大窝社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可如何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青山民生两相宜,则是大窝社区亟需迈过的第二道“坎”。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大窝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土地弃耕闲置率超四成。
后来,村里成立农业公司,由社区党委出面,说服村民将2000多亩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发展石榴、脆李等特色农业。
“我们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文金平说,农户以土地入股,社区负责监督,公司进行运作,年底再按比例进行分红。这一模式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使村民长远受益。
谭太刚便是获益人之一。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去年,他以家中的4亩土地入股农业公司,统一种植了果树。明年,这批果树将开始挂果,按比例,他年底能获得1000元的分红。
今年初,他将自家的小楼改造成了农家乐,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他家平均每天接待100多位客人。目前,在大窝社区,像这样的农家乐还有13户。
“去年全年,我们社区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为村集体创收500万元,900多户村民共分红230余万元。”文金平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深挖老厂区的文化内涵,做好“农旅+文旅”融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