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海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双缩减” 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

原标题:青海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双缩减”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部门了解到,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我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1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5.7万公顷,全省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呈现出“双缩减”态势,其中,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地区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沙化程度持续逆转,总体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十三五”以来,我省加大防治力度,沙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初步建成沙区绿色生态屏障,结束了沙化危害扩展加剧的历史。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治理任务30.11万公顷。在重点治理的基础上巩固都兰、贵南等5个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完成营造防沙治沙林0.23万公顷,并又将贵南、共和和海晏三县纳入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新增贵南县鲁仓、冷湖行委、玛沁县昌麻河、乌兰县灶火4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完成贵南县鲁仓和冷湖行委两个封禁保护区年度建设任务。目前,我省批复国家沙漠公园已达12个,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国家沙漠公园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构建以“东部沙棘、西部枸杞、河湟杂果、南部藏茶”的林业产业布局,在柴达木和共和盆地大力发展枸杞生态经济林,全省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6666.67公顷,年产量达6.5万吨。枸杞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有力促进了防沙治沙进程,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数据显示,在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十多年的严格保护和人工促进自然恢复,主要保护对象——梭梭林盖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2015年两年度的科考结果显示,梭梭林群落植被盖度由9.95%增加到15%,平均以年0.2%的速度递增,部分地区梭梭林群落盖度达到30%以上,其中,德令哈分区达到30%以上盖度的梭梭林面积达64000公顷,较2004年占20%增加了17个百分点。据红外相机监测的结果显示,区内鹅喉羚等野生动物活动频次明显增加,多年消失踪迹的棕熊也现身保护区。(赵俊杰)

相关阅读:
政务要闻太原无偿献血者可网上自助选择纪念品 政务要闻注意!高考生谨防山寨网站 官方报志愿网站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