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问诊”石家庄裕华区:做好产业需要有“三新”
专家建议,做好产业需要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服务
在“经济转型新商业点燃新引擎”平行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共同为助力石家庄裕华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6月15日,由新京报社、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城市向上裕见美好”2019石家庄·裕华城市发展峰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在“经济转型新商业点燃新引擎”平行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业内人士就经济转型、新商业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碰撞,共同为助力石家庄裕华区的发展拓宽思路、出谋划策。
产业聚集凸显“高地效应”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省会发展的重点区域,裕华区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上,制定了“3+1”产业发展规划,即“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科技创新产业,做强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问题在于,裕华区如何通过产业聚集,发展实现省会最年轻主城区的“高地效应”?
“思考城市的发展和定位,要把城市硬件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按高标准、高起点对接、提升,这是打造一级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人才聚集的重要方面。”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如此表示。
基于此,高国力指出,目前石家庄裕华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根本还在于要提升城市的软性服务。具体方面,可往“三化”(人性化、精细化、国际化)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立的时代浪潮下,石家庄迎来了城市发展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中联智创创始人曹志国指出,目前石家庄裕华区已具备较好的商业氛围,但在产业氛围上,还有待提升。
“做精一个产业太难,需要的要素很多,先做成一个大产业,依靠市场、政策、资本等要素,慢慢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服务,还需要很多时间。
其中,需梳理好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关系,“企业并非用户,而是客户。因为用户是让其体验,而客户是有交易。”基于此,曹志国认为,政府部门应围绕企业,给予资金、人才、培训方面的服务,进而打通产业链。
智慧楼宇提升商务魅力
在裕华区的发展中,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强调楼宇经济的作用,“城市最重要的是产业,而产业必须要有容器,楼宇发挥了这一功能。”
在他看来,楼宇经济承载的就是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随着房地产高速发展,硬件得到改善后,裕华区需要加强软件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
那么,裕华区如何将楼宇经济为代表的新商业,打造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对此,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郭晓勇就如何把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带入楼宇经济进行了分析。
郭晓勇指出,在很多城市,完全不相干的企业分布在同一栋写字楼内,每个写字楼在平面上是产业里的一个“孤岛”,不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每一栋写字楼便是一个产业生态链,随之,区域也构建起企业员工间交流、互动的空间。
基于此,郭晓勇建议裕华区,在吸引企业进入楼宇的过程中,还需要思考,如何在空间层面上构建产业生态链,“不是单栋楼,而是在整个区域内有几栋楼,把更多产业汇聚起来,构建生态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已成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各地在招商引资中,都会提出一些税费减免等政策,进而改善营商环境。然而,“很多战略投资者并不在乎减免税费,而越来越关注地方营商环境持续、动态优化的生命力。”高国力称。
因此,在高国力看来,裕华区在发展中,应处理好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和生态性功能的合理比重,从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目前好多城市,还让企业围着政府转,实际上,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得围着企业转,服务好企业,因为企业发展好了,才能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陈云峰建议,裕华区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可对标粤港澳一些地区,发现、引进、培养并扶持一批企业。
新京报记者张晓兰摄影吴江编辑袁秀丽校对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