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 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原标题: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从收购到销售,不仅利润留在了农户手里,农人也在电商经营的路上有了更多发展

新京报讯(记者张羽)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州丘北县一直是我国扶贫的重点地区,在这里,还有一种名称极美的水果——雪莲果。作为我国雪莲果主要产区之一,丘北县很早就种植这种水果,只不过在交通闭塞的山区,村民卖出的价格并不高,利润很少。如今,来自丘北县的新农人正在通过新的模式进行雪莲果销售,通过电商平台在资金、渠道等方面的帮扶,雪莲果的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从收购到销售,不仅利润留在了农户手里,更多的农人也在电商经营的路上有了更多发展。

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 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农民丰收雪莲果。受访者供图

贫困山区脱贫任务艰巨

文山州丘北县位于我国云南省东南部,临近广西,向南几百公里又与越南接壤。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丘北县山高闭塞的贫困面貌。

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文山小组组长、丘北县副县长黄海滨对记者介绍,云南省共有88个贫困区县,而文山州有8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其中就包含丘北。全县近50万人口中,贫困行政村有91个,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0余人,脱贫扶农任务艰巨。

据了解,文山州地形以山区、半山区为主,占全州面积近97%,加上当地的红土壤,种植作物选择较少。不少村民对记者表示,自己的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包含玉米、菊花以及雪莲果。原本担当“利润收入”的三七中药材,由于种植时间长且收获后的土地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继续种植这种药材,已慢慢减少了种植。

如今,在雪莲果的大量需求下,这种水果也成为不少村民种植的“主力”。

新晋网红水果一年卖出20000吨

雪莲果又称菊薯、地参果,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附近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区。对中国来说,算是舶来品。

而文山州丘北县一直有种植雪莲果的传统。作为最早将雪莲果系统引入中国的研究者,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李文昌介绍,这种果子是2004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引入的,并在云南省的部分城市开展种植实验。

由于雪莲果后期护理工程较少、易存活,而且亩产值很高,受到了当地农户的极大欢迎,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

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 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当地农户种植雪莲果的面积越来越大。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2004年引入并种植的面积有250亩,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雪莲果种植面积增长很快。”李文昌表示。虽然沿海地区的消费者都知道雪莲果,但是主要用它来煲汤,并不像现在都是生食,“虽然种植问题不大,但是销售上一直难有很大的需求增长,村民有东西但是卖不出去,所以雪莲果一直是不温不火的感觉。”

这一情况在3年前有了改观。不少村民发现,越来越多的拉货卡车开始涌进村子,大量收购这种水果。

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据了解,从2016年底,不少商家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架雪莲果,此前曾被放弃的雪莲果田地又逐渐增加,从6万亩扩大到2018年底的9万亩,而且扩种趋势还在增长,市场的优质雪莲果也供不应求。“2018年,平台卖了将近2万吨雪莲果,直接给云南带动8000万的销售收入。”

“中间商”赚走差价

巨量的需求涌入,商家赚了盆满钵满,但对亲手种植的农户来说,收入并不乐观。

舒跃文家住在丘北县腻脚乡洗马塘村,作为土生土长的丘北人,舒跃文对雪莲果再熟悉不过。只不过近年来,电商经营者对雪莲果的大规模收购,让他吃了一惊。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电商经营者都找村民大量收购雪莲果,有些村民帮着收购,还能拿到每吨100元的中介费,特别火爆。”而在舒跃文的记忆中,雪莲果在丘北当地非常普遍,过去也有商人来收,只不过都是“挑三拣四”,“个大的收,个头小的就不要,地里的三分之二的果子都浪费了。”

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 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当地农人在地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浪费的果子怎么办?只能扔在土里,任其自生自灭。村民朱艳平告诉记者,收购者挑雪莲果一要看皮是不是完整,够不够好看。二要看个头,“有些特别大的,他们也不要,说是不好包装,放不下。”

一趟下来,地里剩下好多果子,“都拉到村边的空地,自己腐烂成土里的肥料,以前到空地上踩一踩,都是软的。”

记者查询了各电商平台上雪莲果的价格,从2元一斤到7元一斤不等,有的带上精美的纸盒包装还能买到13元一斤的价格。

一位雪莲果销售商告诉记者,在丘北县当地的雪莲果收购价一般是每公斤0.5元,中间往往包含每公斤0.1元的代办费、每公斤1元的物流成本以及0.6元的人工、耗材,“在电商平台的销售价格都会超过每公斤4元,算下来的毛利润在每公斤1.8元左右。”

0.5元在产地卖出,到4元从商家手中卖出,整个过程中的利润差异村民都看在眼里,也都意识到辛苦大半年培育出的雪莲果,利益更多地被商家赚走。

“只是村里懂电商的人本来就少,更别说亲自运营,村民就盼着收购价能涨涨就好了,哪怕每公斤只涨1毛钱。”今年29岁的腻脚乡村民施进刚表示。

“新农商”模式留住利益和人才

而让“中间商”赚走大部分差价的现象,到今年6月有了改变。因为丘北县腻脚乡洗马塘村出现了“新农商”带头人,舒跃文就是其中之一。

在位于丘北县腻脚乡的洗马塘村附近,记者看到了大片雪莲果种植田地。舒跃文告诉记者,这片田地总面积在300亩,都是入股新农商公司的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

90后当起“新农商”带头人 云南深山雪莲果打开新销路

小小雪莲果成了当地致富果。受访者供图

所谓“新农商”,舒跃文解释道,是以建档立卡户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整个过程中,作为帮扶企业,由拼多多提供初始资金、线上技术以及渠道支持。通过连接农科院、当地有关部门以及开展电商课堂的形式,大规模培育当地青年成为“新农人”的带头人。带头人按合约持有分红权限,剩余利益则全部归属建档立卡户,达到了扶贫和兴农的两个目标。

在“新农商”模式下,村民可以通过新农商公司搭建的网络渠道进行雪莲果销售,整个环节中,从产品的收购到卖出,都是村民自己参与,利益也牢牢抓紧在自己的手里。

今年26岁舒跃文正是带头人之一。此前,他曾在村委会担任村官,本就对电商好奇的他也尝试过经营服装小店。如今,舒跃文也有了新的身份,只是担子变得更重了。和他一样的还有施进刚,两位90后共同承担起了“新农商”模式扶贫助农的重担。

“这个模式下,村民的雪莲果销售收入至少比之前翻上一倍。”虽然今年6月,这一模式刚刚成立并投入运营,但看着尚在土里的雪莲果,舒跃文也十分自信。

作为这一模式的技术指导,李文昌也表示将在雪莲果种质资源收集及创新利用、选育新品种上进行研究。“还会加快制定雪莲果行业标准,这对农民、产业都有更好的目标性,也能让整个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张羽编辑张树婧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申小乙:文化决定城市底蕴 科创决定城市活力 普京当面向习近平祝贺66岁生日 赠送俄罗斯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