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网评:“人从众”背后,我们“痛并快乐着”
清明和五一小长假铺天盖地的“挤挤挤”“堵堵堵”,并没有在端午小长假继续出现。然而,热门景区如杭州西湖、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地,仍然人头攒动、游人如织。“人从众”模式的小长假出行依旧让不少游客连连吐槽。
旅游景点人挤人、高速公路车挨车、餐馆排队上千号……每逢小长假,当人们怀揣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走出家门,却频频遭遇“不去可惜,去了生气”的体验,“真不如在家里看两集肥皂剧”之类的吐槽随即刷屏。有意思的是,一方面吐槽不断,另一方面又早早谋划下次小长假的行程。矛盾心理的背后,人们“痛并快乐着”。
数据显示,清明、五一、端午这波“小长假三连击”,到了端午节,通常客流都会略逊,但总量仍然不可小觑。最近3年,每年端午国内游接待人次都在8000万以上。为什么在小长假来临时,人们就像忘记了出行之“痛”,依旧热情高涨地踏上旅途?这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过去40年的改革发展积蓄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的建立,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达到115天,带薪休假等制度逐渐落地,也从体制机制上为释放旅游潜力打开了新空间。尽管游客数量井喷式增长给景区、交通、环境等各个环节造成沉重压力,旅游产品供给相对不足、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薄弱,但是各类基本需求还是得到了保障,一些旅游升级产品更是让游客大加赞叹。平心而论,人们总体上是快乐的,收获是满满的,这从社交平台上的各种晒图可见一斑。
我国是拥有近14亿人口基数的旅游大国。日子越来越好,旅游如今早已从曾经的小众化需求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消费方式。从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只有26.41亿人次,到今年这个数据预计超过60亿;从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2017年增长6.2%,到旅游消费连续十多年保持高位增长势头。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常常会让人生出“花钱买罪受”的感觉,但人们仍然会坚持动起来,利用小长假去体验一些平时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感受的生活。这是国内旅游消费升级的直观表现,也是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有力呈现,更是活力中国的生动体现。
小长假出游中“人从众”式的拥挤,是我们这样一个超大型社会出现的阶段性“生长痛”,是我们快速发展过程中无法绕开的“成长的烦恼”。各种吐槽的背后,是游客对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更优旅游环境的需求。它是一个缩影,映射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吐槽归吐槽,既要看到短板、正视问题,也要看到进步、洞察变化,这才是我们对待小长假旅游现状的正确姿态。旅游体验差虽然让人感到烦恼,但实际上背后体现的恰恰是时代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水涨船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痛中有乐”是为何虽然骂声不断但游客只增不减的关键所在,坚定的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信心、启示的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