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一考定终身”从此成为过去式

原标题:让“一考定终身”从此成为过去式

把高考当成人生进阶中的平凡一步,当是关于高考的妥帖认知。

让“一考定终身”从此成为过去式

▲6月6日上午9时,北京一零一中学高考考场全部布置完毕。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槐黄时节,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

据教育部消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31万,是继2009年后高考报名人数第二次突破千万。这也意味着,今天将有1000多万考生踏入考场,并以此为节点,展开新的人生。

长期以来,高考,于多数考生而言,是一种意绪复杂的人生体验:它不只是一场考试,还被寄托了改变命运的期许。因为,即便到今天,对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说,它依然是实现人生逆袭的重要通道。兹事体大,整个社会无法不对其投以巨大关注。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公众对高考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更加从容的姿态。以往,每到临近高考,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社会绷紧的神经,譬如交通限行,譬如工厂停工,还有因为考生要复习,小区电梯要分时段停运的……如此种种,虽都是护航高考的必要举措,为考生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但也造成了扰民、干预社会运行的结果。而由其制造的紧张氛围,于考生而言也不啻为一种压力。

在今年,类似的新闻就少了许多,那个“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几类新闻”的段子也没有呈现于舆论场。关于高考,舆论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情势。

不再那么紧张地对待高考,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在意高考了,或者减轻了对高考的重视。这只是表明,于公众而言,高考正在逐步剥离沉重的社会价值符号,回归考试的本意。

这种心态上的变化,与时代脉搏声气相求。应当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眼下的高考已经过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代。考生凭借高考,可以实现鱼跃龙门,但改变命运的出口,也并非只有高考。职业教育、出国留学、艺考甚至创业,都成了年轻人走向开阔未来的路径选择。

由经济发展与互联网繁荣带来的社会观念革新,也重塑着家长与学生看待高考的心态。以前,与高考直接关联的是“一考定终身”。人们认为,一个人未来的走向,几乎就系于这场高考的成败,所以高考才“不容闪失”,所以走向考场才如临大敌。而现在,随着人们对“成功”定义的变化,与社会机会的多元,“一考定终身”正在成为古旧的信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场高考,标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它也只是某一阶段的学业测评而已,而不是苦大仇深的“人生竞赛”。

更加从容地看待高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无数人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但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也绝不会只有一个事关命运的出口,当越来越多的途径承担起高考的功能,这恰恰印证的是社会的进步。

实质上,在一个成熟多元的价值体系下,一次考试本就无法承载阶层上升的使命。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想有所改变就需要时时努力。把高考当成人生进阶中的平凡一步,当是关于高考的妥帖认知。

因此,不再那么紧张地看待高考,代表的是这个社会的愈加成熟。当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富裕的生活,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从容选择未来,高考也就会越来越回归其考试的本质,而不必只是承担阶层跃升的功能。

当然,实现高考在观念上的普遍祛魅,最重要一端,仍在于通过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造更加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的自我奋斗都有价值实现的可能,而不仅有高考一途。如此,才能真正改变“一考定终身”,让社会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

编辑:何睿校对:付春愔

相关阅读:
中国女排3-2力克意大利 夺香港站冠军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