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绿色发展奔小康

原标题:甘肃:绿色发展奔小康

6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省长唐仁健介绍“抓机遇促改革陇原沧桑巨变、战贫困重生态聚力富民兴陇”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甘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好西部生态的屏障,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林铎如是说。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而且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全省发展开始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林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甘肃发展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甘肃省生产总值超过8200亿元,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增长了600多倍。

扩大开放构建新的格局。甘肃省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深度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依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对外合作交流逐步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基础设施条件更加完善。新中国成立前甘肃省只有4000公里能通汽车的公路,如今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242公里,14个市州全部通了高速公路。

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70年来,甘肃省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和沙化、荒漠化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到11.3%。

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1949年甘肃省人均收入仅90元左右,2018年甘肃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9万多元和8000多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

在介绍脱贫攻坚工作时,林铎表示,甘肃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问题一直突出。上世纪80年代初,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254万人,贫困发生率达75%。1982年底,国家决定开展“三西”建设,开始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扎实贯彻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影响脱贫的问题。二是紧盯脱贫目标标准。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要做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和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同时,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三是聚力解决深度贫困。甘肃以“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优先供给政策,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布局项目。四是确保稳定持续脱贫。甘肃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发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等办法,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等六大特色产业,覆盖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增收产业体系。同时,历史性地消除了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经过艰苦努力,截至2018年底,甘肃全省累计减贫58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11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75个贫困县中有36个实现脱贫摘帽。

全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唐仁健表示,甘肃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至现在的11.3%。据不完全统计,70年来全省完成造林1.56亿亩,天保工程实施面积达3.15亿亩,虽然同其他省份比差得很远,但对甘肃而言十分不容易。特别是河西的风沙口,种活一棵树、一棵草都非常难。要建成一片森林、一片草地需要付出几十年的努力。甘肃作为老工业基地,过去不少城市污染非常严重。这两年,甘肃把解决各类生态破坏问题作为突破口,综合施策,扭转了一些地方生态恶化的趋势,采取有力措施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

林铎表示,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但又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移的阻挡区。维护生态安全是甘肃的底线性任务。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措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生态产业,正在全力推进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目前,生态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对生态改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相关阅读:
该放的放到位 该管的管住管好 中国欢迎外商来华投资深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