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子公司入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者脱颖而出
唯有真正拥有投资管理能力,且可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资管机构才会脱颖而出。
6月3日,国内首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在深圳正式开业运营。据媒体统计,除建设银行外,目前共有7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包括5家国有大行和光大、招商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预见,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后续其他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城商行与农商行当中的佼佼者,它们的理财子公司也会跑步入场。
提起银行理财子公司,普通银行客户可能有点莫名。但谈到银行柜台旁边摆放的写满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小黑板,投资者则不陌生了。无论是银行自己发行的保本理财还是非保本理财以及银行代销的各类理财产品,应该说它们给了最普遍的银行客户最多、最常见也最为“靠谱”的选择。
从服务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此刻银行嫡系理财公司独立面世,可谓恰逢其时。其人员构成大多由银行自己的资产管理部而来,开业后无疑将对其理财资管业务的主动管理能力和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法人主体,与银行的风险隔离后,银行理财子公司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以往在银行体系内受到的一些掣肘,做一些以往难以做到的动作。虽然没了“躺着挣钱”的银行牌照优势,同时也放下了在普通客户看来天经地义的“刚兑”包袱。
从宏观方面来说,资管新规出台,鼓励各类型资管机构推出净值化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银行可以设立独立资管子公司,发行净值型资管产品。新规使得银行布局净值型产品的主动管理意愿“被动”上升。但是,与见惯“大风大浪”的基民、股民相比,普通银行理财客户大多习惯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波动频繁的净值化产品面前,适应起来需要一个相当久的过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独立运作,成为最好不过的先决条件。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自身也有一个产品线上的摸索过程。不排除将来会有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根据自身客户特点,开几条高风险高收益的“重口味”产品流水线。虽然同样是在高风险当中追求高收益,其质量非社会上一些山寨理财所能比拟。
对于许多连分辨各类旁门左道的“理财”“基金”来源都有困难的客户来说,不管是要低风险保本为先,或是能够承受一定的损失想搏一把,走进银行理财子公司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基本不存在被骗的风险。如此一来,良币有望胜出劣币,投资者有了更好的选择。
代客理财领域,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银行理财子公司对这点也是心知肚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据悉“挖角”公募基金人才的动作已经开始。资本市场二十年,在净值化运作前后台经验上,还是公募基金最有“江湖”地位。
不过,由于老百姓对银行的天然信任,在推出一些风险等级与收益率差别不太大的产品时,银行理财子公司更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公募基金20年来积累的领先身位,可能正在面临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冲击。
对普通银行客户或者基民来说,这种竞争格局的出现再好不过。他们可以权衡比较,好中选优。毕竟,资产管理说到底,还是靠人来管理,并且管理的是别人的钱,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管理人的能力与品性。唯有真正拥有投资管理能力,且可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资管机构才会脱颖而出。
□蒋光祥(基金从业者)
编辑王宇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