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面向全球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原标题:广州面向全球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信息时报讯(记者吴瑕通讯员祖仁才何道岚)广州市委、市政府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意见》,提出了19项创新举措,全力集聚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全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标志着广州正加快构筑具有高度竞争力、辐射力、引领力的全球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广聚英才计划”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门提出若干创新举措:一是优化“菁英计划”留学项目,扩大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的优秀学生申报范围,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穗发展;二是吸引海内外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广州开展合作,共建国际校区或研究院所,实现人才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建设合作共赢;三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面向海内外企业、社会机构科技人员开放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相关服务纳入“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四是加快推进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出台的首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性文件,将为广州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0年铸就“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

自1998年起,广州连续举办2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后更名为“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简称“海交会”)。“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海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近5万多名高级人才,向全国各地输送了近5万个项目,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覆盖所有海外人才,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海外人才与科技信息交流平台,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

在跨境人才合作项目方面,广州自2001年起相继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目前,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已支持市内科研单位、企业对港澳开展人才合作项目153项,投入资金约2.2亿元,带动社会总投入约3.58亿元,带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项目共融共通,广州面向大湾区开展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显著提升。

在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方面,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早在2007年便正式落户南沙,吸引了超过50位香港科技大学知名教授依托该院参与内地科研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8年“菁英计划”助270位青年英才负笈四海

自2011年起,广州已连续8年实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选派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优秀硕士研究生(不限生源地,包含在广州地区高校就读的港澳生源学生)到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并资助其留学期间的生活费用和往返1次的国际旅费。

截至目前,“菁英计划”累计投入约7800万元,共资助270人,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被喻为针对青年英才的“天使投资”。目前,这群年轻才俊已有140人学成返穗,并逐步成长为各领域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其中30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4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9人自主创业,厚积薄发之势可期。

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需要一套科学而开放的体系。2017年12月,广州市出台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保障、培养资助三份政策文件,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设定112条认定标准,将各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划分为“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三个层次,并计划5年投入15亿元,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待遇、培养资助、资料津贴等一系列支持待遇。高层次人才认定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自2018年3月底启动认定以来已认定672人,其中港澳人才3名,外籍人才26名。

人才汇聚广州

截至目前,广州地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377万人,留学归国人员近8万人,来穗工作的外国人才1.5万人次。其中,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97人(全职37人,占全省90.2%),国家相关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598人,占全省55.8%;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90个、高层次人才210人、“广东特支计划”入选者891人(分别占全省41.9%、58.3%、75%)。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若美国先辈有知 看到今天局势定会失望 新加坡副总理:美国除了与中国合作之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