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家三代人的麦收传奇

原标题:一家三代人的麦收传奇

新华社郑州6月3日电

题:一家三代人的麦收传奇

新华社记者刘金辉

3日,200多台大型收割机在河南黄泛区农场的10万亩麦田里纵横驰骋,这些小麦将在5天内收割完毕。几乎同时,远在中亚塔吉克斯坦的黄泛区农场租种的4600亩小麦也开始收割。

从盐碱地到“中原粮仓”,再到耕耘海外,1951年建场的黄泛区农场经历了三代人的奋斗。

85岁的段守明是黄泛区农场第一代垦荒人,他1956年从河南淮阳县来到黄泛区。尽管已经经过几年的开垦,但土地仍然很贫瘠,生活条件也很差。“当时,我们四家人住在一间土坯茅草屋里,四个角各放一张床,用围挡挡起来就算家了。”

但让段守明感到自豪的是,当时他所在的六分场有一台苏联制造的拖拉式联合收割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一边割麦一边‘吐’麦粒”。“每到收麦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来看收麦,好多小孩子跟着收割机跑,这东西太稀罕了。”

地跨河南西华、扶沟两县的黄泛区农场,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黄河决堤造成泛滥区。新中国成立时,这里是一片沼泽荒原和沙地,为了开垦这片区域,国家在这里成立了“国营机械化黄泛区农场”,将当时十分紧缺的一些产自美国、捷克、苏联的先进机械分配到了这里,使这里的机械化水平远高于当地农村。

段守明说,仅这一台机器还不够用,遇到天气不好抢收时,还得靠人不分昼夜地用手割,灌包、打包、晾晒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是一年中最辛苦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段守明的儿子段富元参加工作已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农场的拖拉机几乎全是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牌,每个分场都有10台以上大型机械,麦收也变得容易起来。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农场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进入21世纪,许多人开始到天津、河北、新疆等地承包土地,并尝试向国外拓展。

黄泛区农场境外投资部主任翟金中说,作为老牌国有农场,10多万亩耕地难以负担3万多职工的生活,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早在十几年前,农场便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先后赴非洲纳米比亚、乌干达和东南亚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考察。2013年,几乎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同时,农场相继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成立公司,并将生产和加工的棉花销往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等国家。

段守明的孙子段林现在是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他带领着17名“泛区人”管理着在塔吉克斯坦租种的25000亩土地,主要种植棉花、玉米和小麦。

“4600亩小麦用四台联合收割机10天左右就能收完。”段林说,“尽管黄泛区农场已经发展成为从种到加工、从农业到旅游、海内外联动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无论国内、国外,麦收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通的生产环节,再也无法引起轰动,但我觉得这始终是农场走向远方的根基。”

相关阅读:
  • 全力抓好“三秋”生产 切实保障稳产增收

    来源:河南政府网10月26日,副省长李酌赴周口市西华县、商水县,调研“三秋”生产工作。李酌先后到西华县迟营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黄泛区农场、商水县牧原肉食品有限公 2023-10-27
  • 推动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现在,我们农场居民每天的生活垃圾都有人来清运处理,环境变好了。”近日,广西国营左江华侨农场纪委到农里分场居民黄大叔家中回访时,他笑容满面地说。此前,广西国 2023-08-16
  • 天津已有1.3万名转移人员平安回迁

    新华社天津8月13日电(记者黄江林)记者13日从天津市应急管理局获悉,随着永定河上游行洪接近尾声,永定河方向来水已归入主河槽,永定河泛区正在缓慢退水,经评估,天津 2023-08-13
  • 黑龙江:综合施策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新华社哈尔滨8月1日电题:黑龙江:综合施策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新华社记者黄腾在北大荒集团新华农场有限公司青山管理区21-6号地块,用无人机俯瞰,垄形弯弯曲曲,与 2023-08-01
  • 美国水貂在一种罕见的驯化过程中再生了它们的大脑

    美国水貂在一种罕见的驯化过程中再生了它们的大脑

    原产于北美的美国水貂在整个欧洲都成了野生的。贷方:凯罗尔·祖布据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农场动物在许多方面与野生动物不同,但有一... 2023-07-06
  • 王凯调研指导麦收工作

    王凯在调研指导麦收工作时强调全力以赴推进麦收工作千方百计确保群众收益近期,省长王凯先后到郑州航空港区、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周口市西华县等地调研指导麦收工作,强调要 2023-06-01
黑龙江柳河水库闸门被冲开 被淹庄稼地拉两下网能捞一桶 惠英红夸“儿子”陈飞宇:懂音乐的男生最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