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原标题: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群山耸翠、秀水环绕、花木葳蕤。这个曾经“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村,如今华丽变身“绿富美”: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咫尺应须论万里。”如下姜村般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新时代的中国快速涌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策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马加鞭之势。实施这一重大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规律,阐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制度保障和要注意处理好的重大关系,为切实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总方向,提供了大遵循。

振兴乡村是民族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这个典故。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求教治国理政之道,箕子提出应重视“八政”,即: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只有把这八件事干好了,才能实现民富国强、政通人和。所谓“食”,实质上就是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把“食”摆在“八政”之首,凸显了农业作为治国安邦头等大事的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有“重农”的悠久历史,古人早就认识到,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在把握世界现代化、工业化大趋势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把工农联盟、团结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带领亿万农民推动农业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作国计民生的大事,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萦绕心中的“重中之重”。总书记早年即下乡务农,做过大队党支部书记,从政经历遍及村、县、市(地)、省(直辖市)和中央党政军主要岗位,十分懂得“三农”工作,“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对“三农”工作思考和实践的步伐从未停止。在陕北梁家河,他与村民们一起战天斗地,对农业农村农民有了深切的了解和感悟,成了“黄土地的儿子”;在河北正定,他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总结出裕民富民的“二十字经”;在福建,他组织推动山海协作、闽宁对口帮扶,强调扶贫先扶志,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在浙江,他亲自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重要工程,推动浙江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在上海这个农业比重不到1%的超大城市,他强调只要有农业、农村、农民,就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擘画出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年12月,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14年9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对农地制度作出重大改革部署,提出要“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2015年1月,他在云南考察时叮嘱,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6年4月,他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2017年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2018年10月,他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2019年5月,他在江西考察时,明确要求“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多次来这里指导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下姜村走出了一条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图为下姜村清晨雨后。钱德星/摄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多次来这里指导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下姜村走出了一条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乡村振兴之路。图为下姜村清晨雨后。钱德星/摄

正是基于长期重“三农”、抓“三农”的深厚积累和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情农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新成就。

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清楚:“我国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口”,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是小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翻开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如何处理这两个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进程充分证明,“我们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把握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富有成效的”。

同时也要看到,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面临着新的问题,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将之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通过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

为什么我们能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指出:“这里面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领导体制和国家治理体制问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既有力证明了我们党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高超能力,也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木桶原理”:一个木桶如果存在短板,它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木板,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子。如果农业农村没有实现现代化,就像木桶的短板一样,将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难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短板进行了辩证深入的分析,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来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纵向进行历史比较,还是横向进行国际比较,这些成就都是卓越非凡的。但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大局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好的条件,也能够为整个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推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与这一战略安排是完全契合的,这就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最终目标,就是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如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把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让亿万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图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镇打造的“玫瑰小镇”。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图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镇打造的“玫瑰小镇”。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坚持这个总方针,就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这一总方针的提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现在,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乡村振兴还有许多硬任务需要完成。比如,从近期来看,就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等。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付出超常规努力,坚决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乡村振兴,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把“真金白银”投到农村,既是对城乡发展历史负责,也是对乡村振兴未来的担当,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必须坚决破除支持“三农”“不划算”的错误政绩观,真正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支农效能不断提高。

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源要素配置失衡,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放大了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农村发展处于严重的“失血”、“贫血”状态。必须强化制度性供给,推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配置到农村去,让人“流”入乡、留在乡,让钱“流”进村,让地“活”起来,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直观的体现。必须增强补短板意识,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优先安排,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更好更多享受到国家发展红利。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与在城市工作相比,在乡镇和村一级工作的干部往往“待不住、留不住”。要优先考虑党的“三农”事业大局需要,在干部配备和使用上树起“优秀干部到农业农村战线去,优秀干部从农业农村战场来”这个风向标,引导八方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把握“二十个字”总要求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乡……”上世纪80年代,一曲优美动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大江南北,唱出了中国农民对家园发生巨变的喜悦和憧憬。

今日中国农业农村的变化已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想象,但中国农民靠勤劳双手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则坚韧不变。新时代的美丽农村会是什么样?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里。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还是二十个字,但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推进产业兴旺,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构建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适应现代需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真正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不少城里人之所以向往农村,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可以缅怀乡愁的味道。实现生态宜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良好生态成为永不枯萎的“摇钱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今天,乡村治理仍然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说一千道一万,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民没有富裕起来,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千方百计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十个字”总要求,全面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农耕文化保存完好。图为洋洞村村民在参加传统农耕展示活动。新华社发杨文斌/摄

贵州省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农耕文化保存完好。图为洋洞村村民在参加传统农耕展示活动。新华社发杨文斌/摄

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2019年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课”格外引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是这堂课的“主讲人”。总书记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清讲透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强调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如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是要向改革要动力,重点在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上下功夫。

城乡融合发展要跳出乡村看乡村,不能只靠乡村自身积累,还要推动资源要素的强力反哺,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要优化城乡基本服务的供给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元的公共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户籍制度还是横亘于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一道身份鸿沟,到2018年底仍有2.26亿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居家进城落户,又要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让进城的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留得安心,实现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城镇和乡村相得益彰。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按规律办事。如何掌握规律?首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哪些实际情况?横向看,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户均耕地规模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这样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各地都像欧美那样搞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纵向看,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以伦理道德约束为基础的乡村自治传统,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顺应城镇化大势,但也要认识到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来说,不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哪一步,乡村都不可能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共存,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独特的国情,独特的农情,决定了必然要走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高度,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从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成效,也不能超越现实盲目大干快上。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想在前面,防止走弯路、翻烧饼。

从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看,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在实践落地,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乡村间差异迥然、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特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振兴举措,不能一个模子套到底。

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看,必须着眼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还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守改革底线,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曾深陷贫困,2013年全村225户中有136户是贫困户,40岁以上的“光棍”有30多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2018年,已经脱贫的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8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之路。图为2018年9月24日,“脱贫”又“脱单”的十八洞村村民施六金引领娶亲队伍进入婚礼现场。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曾深陷贫困,2013年全村225户中有136户是贫困户,40岁以上的“光棍”有30多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2018年,已经脱贫的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8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之路。图为2018年9月24日,“脱贫”又“脱单”的十八洞村村民施六金引领娶亲队伍进入婚礼现场。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从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求多求快、求大求全,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就是脱贫攻坚,务必做到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山东省临沂市代村,过去是众人眼里的“落后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排头兵”。代村社区党委书记王传喜,二十年如一日加强班子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代村旧貌换新颜。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为王传喜这样的“带头人”点赞。

代村的巨变正应了一句俗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带”字,形象地道出了火车头的作用。如果把“三农”工作比作一辆奔驰的火车,党的领导就是这个至关重要的“火车头”。

如何发挥党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政治方向、建好基层组织、创新人才工作。

坚持底线思维,把好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权益损害了。”比如,在土地问题上,如果农民失去土地,在城镇又待不住,就容易引发大问题,因此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持稳定,农民的土地不能随便动。比如,在粮食问题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果中国粮食出了问题,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和对农业的支持。

我们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其实就是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农村政策千条万条,最终都得靠党的基层组织,靠基层干部来落实。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带头人队伍,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光靠乡村现有人才不行,还要吸引更多城市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为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汇聚起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40多年后,新时代的中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篇章!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外媒:美对华技术封杀行径让人不寒而栗 张柏芝节目言辞引发争议,向太深夜发文批其谎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