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4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动真格的监管才算长“牙齿”

原标题:4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动真格的监管才算长“牙齿”

摘要:只有通过查案,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对其他上市公司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

43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动真格的监管才算长“牙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3家上市公司或董监高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加上此前被立案调查的33家公司,总数达到76家。*ST凯迪、*ST康得、*ST华泽、天翔环境等公司因立案对象或事项不同被两次或多次立案。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成为这些公司被立案调查的重要原因,且违法违规情形在数量、金额上均大幅增长。

被立案调查的企业数量增多、暴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并不是上市公司的问题突然多了,质量突然差了,而是监管的力度大了,监管转型的速度快了。如果不是因为监管的转型和监管力度加大,很多问题可能还被盖着捂着,甚至成为“成绩”被炫耀着,如“空手套白狼”的收购方式、商誉评估添加水分等。

事实也是,长期以来,监管机构都把监管的关口放在前期审批上,以为审批严格了,进入市场的企业质量就能高,行为就会规范,市场秩序也会很好。殊不知,有权力的地方,就会出现权力寻租;有利益的地方,就会出现弄虚作假。从表面看,前期审批看似很严,一道道的关卡、一个个的程序、一项项的审查,实质却漏洞百出。特别是有些审批人员,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力寻租,从而让一大批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

不仅如此,企业也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通过财务处理、虚假信息提供、做假账等,做靓业绩,做出虚假效益,从而顺利获得上市资格。很显然,这样的企业进入市场,是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利益的,也是不利于市场的规范和有序的。而如果市场充斥了太多的低质企业、做假企业、垃圾企业,对好企业的伤害和影响也相当大。原本基础很好、行为十分规范、效益也很不错的企业,受低劣企业的影响,也开始采用不规范行为与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是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

单单依靠事前审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质量不好、运行不畅、效益不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而必须通过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让监管长出牙齿,让监管对上市公司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让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和市场怀有敬畏之心。

监管不是把企业打死,而是让企业行为规范、运行科学、管理严格,让企业不要再做损害投资者利益、做伤害市场秩序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且不管涉及到谁,都一视同仁,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查案,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对其他上市公司产生震慑和警示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对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或高管,必须坚决做到该退的退、该罚的罚、该清理的清理、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存在严重财务造假、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一定要严厉处罚、决不手软。不仅如此,对立案调查以及没有立案调查、但也有线索的其他企业,也要立即介入、坚决查处。同时,对案件涉及到的中介机构,也要按照“一个都不放过”的要求,一查到底,决不让违法违规者逍遥法外。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不久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不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操纵股票价格,四是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这“四条底线”,毫无疑问都是监管需要把握的重点。如果这“四条底线”守好了,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也就做好了,监管转型就到位了,监管的牙齿也就真正长出来了。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曹立媛

相关阅读:
国务院安委会对威海致十死中毒窒息事故挂牌督办 国务院安委会:百色酒吧坍塌事故调查要在60日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