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纳入常规体检,让心理健康不再边缘化
通过立法方式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体检常规项目,有助于增强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正视和排查,并推进相关公共服务。但同时也应对其涉及的隐私保护等问题加以针对性防范。
▲3月13日,浙江金华东阳市中医院内,东阳中学高三学生在参加高考体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专业调查,浙江省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患者有960万人,患病率为17.3%。5月29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草案)》的说明,拟在全国率先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体检常规项目,强化特殊群体心理服务。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数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显性的身体健康,也包括隐性的心理健康。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常规体检项目中,并不包括心理健康检查,这也成为其被边缘化的一个注脚。
近几年,相关呼吁逐渐增多。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希望能够把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相关档案纳入到常规检查和管理中。浙江拟通过立法方式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体检常规项目,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示范性,对于增强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正视和排查,推进相关公共服务,都有直接助益。当然,一些可能涉及的隐私保护等问题,也应加以针对性防范。
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持、今年4月18日发布的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人有近1成人患有精神障碍。由此可看出,心理疾病已是一个越来越常见的问题,其发生概率和诊疗需求,和其他疾病一样,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于此现实之下,心理健康常规检查缺席,既与现实不符,延误了相关群体的诊疗,也令这项问题长期游离在公共关注之外,得不到足够的正视和干预。毕竟,全覆盖的检查,是相关医学进步和服务推进的基础。
考虑到心理、精神疾病的相对特殊性,常规体检体系将其排除在外,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增加了其被“异化”的可能,如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可能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乃至歧视,社会对该问题的认知也多有偏差。更严重的是,这种社会认知的不足,也反映到相关权益保护的滞后上。
另外,也正因为心理健康检查的非常规化,过去有关心理、精神层面的鉴定、检查,多少被赋予了某种神秘性和“垄断”性,曾经备受关注的“被精神病”现象,一定程度上就与此有关。就此而言,推动心理健康检查的常规化,实质也是对心理、精神疾病的“去污化”,促进社会真正从医学层面科学认知该类疾病,并避免一些社会问题。
不过,心理体检常规化后,也应对可能带来的相关问题有足够警惕。比如,个人心理健康信息属于隐私范畴,要防止被非法泄露、利用;同时,纳入常规体检后,个人的心理健康信息采集变得更容易,要杜绝一些企业、机构在个人入职、就学等方面增设歧视性条款。
另外,体检常规化只是促进心理疾病干预常态化的一个方面,其他如心理门诊被边缘化、相关医疗服务资源不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的局面,都还需要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期待浙江此举能够撬动更多的行动。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