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胡锡进:当年帮孙小果逃脱死刑的 这次一个跑不了

原标题:当年帮孙小果逃脱死刑的,这次一个也跑不了

胡锡进谈孙小果案:通报并没有能够回答人们对孙小果逃脱死刑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真正的核心质疑,所以舆论第一时间的不满反应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

胡锡进微博原文截图

胡锡进微博原文截图

云南省官方今天通报了孙小果案的有关情况,其中详细介绍了孙小果生父、养父、母亲及其他亲属的身份。舆论场一直怀疑孙小果的生父是名高官,但是通报显示,其生父陈某是“昆明某单位职工”,母亲和继父分别是普通民警和基层干部。这一通报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的质疑又进了一步:普通人家就能够让一个死刑犯轻易回到社会,并且摇身一变又在夜场呼风唤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胡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孙小果案做通报,搞造假意味着完全不可承受的风险。因此老胡相信云南省通报内容的真实性。然而,通报并没有能够回答人们对孙小果逃脱死刑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真正的核心质疑,所以舆论第一时间的不满反应应当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

胡锡进:当年帮孙小果逃脱死刑的 这次一个跑不了

孙小果逃脱惩罚的过程存在公职人员的重大徇私枉法情节,这不仅是公众的常识性认识,而且请大家注意,云南的通报中谈到已有11名司法机关人员被采取留置措施,他们显然涉嫌当年为孙小果提供了非法庇护。这反映了调查机构对案情的初步认定与公众是一致的。

孙小果案这次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是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和云南扫黑办把此案揪出来开始的。这表明,官方没有高举轻放,让这件事糊里糊涂过去的意思。老胡相信云南省这一次会彻查此案,但这个过程会一步步展开,做不到所有正义的结果一夜之间都降临在我们的面前。我相信,上述通报决不会是云南省围绕孙小果案的最后一次通报。

大家知道,当下中国官方的这类调查非常重严谨,目前各地官方围绕敏感事件只通报确凿的信息,没有结论的事情一般都不说,这造成了无法满足互联网的大量信息需求,因而留下很多想象空间的情况。老胡过去经常主张,出了敏感案件,官方应该第一时间召开记者会,有多少信息就通报多少,但我后来发现,这在中国现阶段根本实现不了。

原因是,当下官方的责任追究体制很严格,这让一些官员就敏感案件在记者会上做临时性回答构成了很大风险。大家想一想,记者们什么都问,而且对官员的回答写报道时也会发挥,导致官员的个别词句很容易被揪住,形成次生舆论焦点,给他们带来巨大麻烦,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抗这个雷,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事情搞清楚了,写成准确的通报新闻稿,有责任也是大家共担的。

然而这就造成舆论的信息饥渴,通报的内容永远跟不上新的追问。有时通报了,引起的新追问比之前的还激烈。这是当下舆论场的一个僵局。如何突破这个僵局,改善围绕敏感案件官方与舆论沟通的效果,我认为这已经是国之大事。

来源:@胡锡进

相关阅读:
新京报:孙小果案一查到底 体现司法应有正义 雄安新区没有“四大班子”,获授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雄安至大兴国际机场或建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