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点赞海口生态保护“劲更足”

原标题:《人民日报》点赞海口生态保护“劲更足”

本报5月27日讯(记者曹马志)27日,《人民日报》推出《画好一张图保护劲更足》报道,文中点赞海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重点提及海口江东新区统筹考虑保护好和利用好生态资源两个方面,确保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以上。

报道在开头提到一个问题:家门口要建新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西村村民心里头盘桓了许久。“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区建在家门口,当然是好事。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在湿地周边,要是破坏了湿地建高楼,赚再多钱,也舍不得。”山尾村村民陈杰民接受采访时说道。

今年初,《海口江东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开始公示。看到公示方案,陈杰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新区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以上。已有的湿地不仅不破坏,还要修复。”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更是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演丰镇镇长陈海云说:“规划一出来,大家都说没想到。不仅湿地不会少,湿地和海岸线有严格保护,还对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升级,乡村产业也纳入考虑范畴,民宿、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滨海CBD开发片区,生态友好型产业才能进驻,村民们保护生态更积极了。”

“在各类空间规划中,湿地是最容易出现保护真空的。”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厅长丁式江表示:“海南2015年开始‘多规合一’,对全省六类规划重叠图斑进行了调整,全省32万公顷湿地整体划入生态红线范围,实现了在一张蓝图上增绿护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杨保军表示,实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从规划层面看,应该统筹考虑保护好和利用好生态资源两个方面。

“新区规划,没有忘了我们农村。”陈杰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村鼓励大家继续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的民宿开了不少,旺季来临时,可以容纳上万人呢。”

相关阅读:
全国首家冰盘训练基地将在哈成立 助推全民健身 红颈瓣蹼鹬到访金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