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6岁的匹诺曹:被误读的政治寓言
5月25日是匹诺曹的生日,但它早就被改编得面目全非。迪士尼改编的《木偶奇遇记》把诚实美德当成重点,但作者科洛迪真正关心的是个人的解放启蒙——除非透过知识而自我觉察,并且学会为他人承担责任,否则我们终究是任人支配的木偶,难免受压迫的命运。
撰文|王塞北
5月底,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中世纪村庄科洛迪
(Collodi)
开始活跃起来,这里是匹诺曹的故乡,具体来说是《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
(Carlo Collodi)
母亲的故乡。5月25日是匹诺曹的生日,自1883年“出生”,到今年,这个小家伙已经136岁了。每年这个时候,村子里都会举行各种关于匹诺曹的主题活动,吸引各国读者前去参观。
位于科洛迪的匹诺曹主题乐园。图片来自:Discover Tuscany
自问世以来,匹诺曹,那个一撒谎就会变长鼻子的小孩,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被翻译成一百二十多种语言,供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阅读,让他们接受诚实美德的教育。匹诺曹也是电影界的宠儿,不断被翻拍搬上银幕。《水形物语》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
与Netflix合作,计划于2021年推出他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匹诺曹》。和导演一贯的暗黑风格一样,新版《匹诺曹》是一部惊悚电影,并不是为小朋友们准备的。无独有偶,暗黑成人动画《故事的故事》
(Tale of Tales)
的导演马提欧·加洛尼,也在进行真人版《匹诺曹》的拍摄,由意大利国宝级演员罗伯托·贝尼尼
(Roberto Benigni)
出演木匠爸爸,他此前也曾饰演过匹诺曹。这两位导演的风格倒是和《木偶奇遇记》最初的风格相近。
长鼻子“梅姨”。刚刚宣布将于6月7日辞职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英国“脱欧”议题上迟迟拿不出解决方案,英国“脱欧”陷入僵局,让选民大感受骗。图片来自:NUR Photo
事实上,《木偶奇遇记》的原版是一部相当复杂的作品,其内涵丰富堪比《爱丽丝梦游仙境》和《格列佛游记》(在讽刺主旨上则与后者更相近),绝非迪士尼动画中贩卖廉价纯真童年的糖果故事。近日,旅居意大利的美国作家约翰·霍普
(John Hooper)
与翻译家安娜·克拉齐纳
(Anna Kraczyna)
在《纽约时报》撰文,讲述《木偶奇遇记》的写作过程和作者卡洛·科洛迪在其中对民众赋予的启蒙呼唤。
恩瑞科·馬桑帝(Enrico Mazzanti)为初版《木偶奇遇记》绘制的插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对统治阶层的冷嘲热讽
《木偶奇遇记》最先于138年前的1881年,由意大利作家卡洛·洛伦齐尼
(Carlo Lorenzini)
以笔名卡洛·科洛迪写成,在当时的儿童报纸Giornale Per I Bambini上连载,广受欢迎,于1883年结集成册出版。
科洛迪出生于1826年的佛罗伦萨,当过记者、讽刺作家,最后任职公务员。他活跃于当时的各大政治和文化刊物,经常发文抨击统治阶层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漠视与无作为。至于为什么在1870年代中期,科洛迪开始从事儿童文学的写作,至今尚不清楚。他的写作动机本来也许可以从他的往来信函中推断出来。但是他的兄弟保罗
(Paolo)
从侄子口中得知这些书信“可能会对一些仍然在世的名媛淑女造成伤害”后,遂将其书信尽数焚毁。
卡洛·科洛迪(1826年11月24日-1890年10月26日)。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洛伦齐尼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支持者,他不但积极鼓吹意大利解放独立,而且身体力行,两次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抗击奥匈帝国的军队。但是独立后的欢乐转瞬就被失望所替代:新政府愈趋腐败,对社会绝望气氛视若无睹,对国王伊曼纽二世
(Victor Emmanuel II)
带领的新意大利王国希望幻灭,他的政治立场于是逆转。
对新政权的不满,作者在《木偶奇遇记》的开场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我的小读者会毫不犹豫这样说。/不,孩子,你猜错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块木头。”把国王比作木头,讽刺意味跃然纸上。科洛迪避免了之前童话中王子与公主,或者勇敢骑士与待救少女的俗套,开创了童话写作的新风格。匹诺曹的故事中,作者营造出一种他从幼年时代即熟悉的意大利乡村景象:破败衰落的村庄,穷困艰难的农民。但当时的政客都乐得对此视而不见。洛伦齐尼对意大利新政权的嘲讽,贯穿在《木偶奇遇记》整个故事中。比如,在匹诺曹作为劫案受害者出庭后,审判官——人猿,却将匹诺曹定罪投入监狱。罪名是这个小东西过于天真单纯,容易受骗。以此讽刺当时意大利政权司法制度的不公。
如何摆脱傀儡的命运?
洛伦齐尼对同代人的麻痹不仁感到深深的绝望,于是他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到政治讽刺寓言的写作上,寄希望于下一代。对于今天的大多数读者而言,《木偶奇遇记》是一个告诫儿童不要说谎的道德教育故事,怪模怪样的长鼻子就是对说谎小孩的惩罚,也成了匹诺曹的标志。这样的惩罚对小孩似乎有些威吓力。然而,在最初的版本中,并没有鼻子变长的桥段,但是结果颇为血腥恐怖:木偶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人,而是被两个恶棍吊死在树上。随着故事流传愈加广泛,许多读者要求改写结局。于是在故事的第二版本中,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因撒谎而使鼻子变长的情节。
玩具城访客变成了毛驴。迪士尼电影《木偶奇遇记》截图
事实上,故事旨在说明教育在人的自我解放上的重要意义,而洛伦齐尼本人正是一位积极的教育倡导者。故事中,匹诺曹再一次身处险境就是因为他不愿意去上学。19世纪晚期,没有接受教育的惨痛后果,在匹诺曹第二次历险途中可以窥见:匹诺曹和朋友一同去了玩具城
(Toyland)
,觉得自己到了天堂乐园,不想突然间,所有的访客都变成了驴子。匹诺曹虽然侥幸逃脱,但是他变成驴子的朋友则被奴役至死——这种并不十分戏剧性的结局,是洛伦齐尼时代许多意大利非技术劳工无法避免的悲惨命运。
驴子被强迫劳动的命运,呼应着意大利非技术劳工的悲惨人生。而且,在意大利语中,驴子除了形容埋头苦干的劳动者,还指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并非天生愚钝,部分可能只是因为拒绝学习。科洛迪似乎是暗示,拒绝受教育只会落得“驴子”一样被劳役至死的命运。如果不愿为“驴”,唯一办法就是接受教育。洛伦齐尼在故事的结尾中也点明了他的故事主旨:匹诺曹重新回到学校,开始努力认真的求学生涯,以期让自己获得成为“人”的资格,最终,匹诺曹经过层层严格考核,摆脱了“木偶”的身份,成为“真正的”小男孩。
洛伦齐尼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小孩永远不能撒谎,而是教育在人追求自我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将人从残酷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他人应肩负的责任。匹诺曹的“冒险”告诉我们:除非张开双臂拥抱知识与人类同胞,否则我们将永远是任人提线操控的木偶。在我们这个被资本与科技所统治的世界,这一点尤为珍贵。
编译参考: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0/books/review/pinocchio-carlo-collodi-lorenzini.html
https://ilglobo.com.au/news/43489/italy-celebrates-the-birthday-of-its-most-famous-fictional-character-pinocchio/
https://www.wonderchannel.it/13/05/2019/annunciata-data-pinocchio-matteo-garrone/
https://www.indiewire.com/2019/04/guillermo-del-toro-directors-duty-exceed-the-budget-1202128605/
作者
:王塞北
:覃旦思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