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赶大集丨来古镇张家湾逛全北京离社区最近的大集
从附近小区溜达到大集仅需几分钟,更像是附近居民的固定市场,生活用品样样齐全
新京报讯(记者景啸尘)农历每逢三、八,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总有大集,五天一集,频率不低。地处“大运河第一码头”,这个大集历史悠久,在通州名气最大。和北京其他郊区大集不同,通州如今是副中心,张家湾大集更是开在了小区门口,从附近小区溜达到大集仅需几分钟,更像是附近居民的固定市场。从衣食住行到柴米油盐、新鲜果蔬,张家湾大集都齐全。每逢赶集日,热腾腾的现磨黑豆浆、刚出锅的排叉儿、咯吱盒,更有着浓浓的烟火气与食物香。
张家湾大集上有各种新鲜的果蔬。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在老码头边上赶大集
“张湾千载运河头,古垒临漕胜迹稠”,通州一半以上的文物与运河有关,张家湾尤其如此。古镇张家湾建于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是大运河北起点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自古繁华。张家湾的市集也从没断过,如今也有几个集市,其中以运河北岸张家湾大集规模最大、名声最响,附近的居民一直有着赶集的传统。
附近居民习惯到集上买东西。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大集毗邻一个叫太玉园的大社区,集市设在离小区不远的一个大空场内,没有什么特殊布置,自然“生长”呈现出很接地气的感觉。上百个摊位,大致形成了两条街市,一边算食品街,另一边为生活用品街。商家都是将出售的物品随意摆在地上或者支起来一个简易棚子遮阳挡雨。跟摊主聊了聊,发现摊位多数是先到先得,基本没有规律可循。
不用指引,隔着老远,集市的嘈杂声与食物的香气就能带你找到大集。市场里浓浓的生活气息,冒着热气的包子豆浆,新鲜的蔬菜水果,高声谈笑的小商小贩,以及认真讨价还价的顾客,总是热热闹闹。
蔬菜水果便宜又新鲜
集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可其中最受欢迎的,还就是周边农民带来的新鲜水果蔬菜。自家地里种出来的黄瓜、西红柿,趁着大集,农民拿出来卖点挣散钱。韭菜、香葱、白菜花、茄子、豆角也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家出产,两块钱一斤的菜花、一块钱一堆的白菜、一块五一斤的茄子,价格相比超市便宜太多。
茄子一斤一块五,比超市便宜太多。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不仅如此,商家都知道用绿色蔬菜做招牌。“都是自己家种的,一点农药都没有”,这种念叨,基本上大集上每名商户都挂嘴边上。究竟是不是自家种的,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初来乍到,也分不清楚,但注意到有些摊位频频有老顾客光顾,有人甚至是从三环里大老远开车过来买菜,看这口碑和回头率应该还不错。
除了自家种的,集市里也有外省市的东西,记者看到有商家从南方批发来野生猕猴桃,一斤卖六块钱,也很受欢迎。“我原来是卖炸糕的,这两年不好卖,大家越来越不爱吃油腻的,于是我就换了营生,改卖猕猴桃了。生意还挺不错的,每次来赶集都能卖出去上百斤。”
张家湾的咯吱盒超正宗
住在对面太玉园小区的居民孙先生说,每到赶集日,他必须和老伴来这里逛上一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来就觉着缺了点什么。“真喜欢这热闹劲儿”,老两口在集市上买菜、买零食,“菜比超市里的还新鲜,而且便宜,碰上熟悉的老板,还总送给我们些小菜,特合适。”
集上还有卖鞋等日用品的。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除此之外,他们还总能在集市上淘换一些有趣的东西。像上次买的二手真皮背包只要三十块钱,70年代制作的红脸蛋儿瓷娃娃也只要三十块钱。“老伴特别喜欢这些,我们每次来都是双手满满的回家。”
“相比其他大集,张家湾更像是我们附近居民的一个大市场,成了每周的固定项目。”今年27岁的王先生说,他小时候就跟着妈妈和二姨赶大集。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总给他买蒸好的糯米糕,上面全是葡萄干和蜜枣,特别香甜。二姨则捎带手把家里种出来的辣椒拿到大集上卖,每次赚了钱就给他买塑料小汽车。“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张家湾大集也变了,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多,市集上也能看到高档次的东西了,但它离我们老百姓还是很近,就是很接地气。”
集上的咯吱盒特别好吃。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采访中,王先生特意推荐了咯吱盒,“咯吱盒”是一种炸好的面食,因为咬起来咯吱有声而得名,算是通州著名小吃,而张家湾的咯吱盒又是通州最正宗的,嚼起来松脆有回味。
逛完大集以后还能逛古镇
逛大集是图个热闹和购物乐趣,但别忘了还能顺路旅游与凭古。据悉,通州区重点打造的区内古城四大片区,其中张家湾古城就位列其中。
作为漕运终点,张家湾至今仍存有城门、城墙和城外的通运桥,目前古城遗址内城墙两侧的杂草、杂物、土方都已经得到清理,古镇内还建了张家湾博物馆,全面展示运河区的出土文物和悠久历史。
张家湾镇现在有57个村,按照规划,将以“城市绿心”、创意设计特色小镇、张家湾古镇、环球影城等项目为依托,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红学文化资源,要以张家湾古镇为中心打造集旅游、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运河文化旅游区。今天,漕运的功能已经离张家湾远去,而生活还在延续,就如同充满烟火气的张家湾大集一样,这里的人们还在热热闹闹地生活。
新京报记者景啸尘编辑张树婧
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