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全球第一,重量级车企加大共享汽车领域投入
摘要: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2808万辆,占全球市场的30.6%。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市场销售规模为2810万辆左右。
2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汽车工业蓝皮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2808万辆,虽然同比小幅下降2.8%,但占全球市场份额仍达到30.6%。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市场销售规模为2810万辆左右。
豪华车市场需求旺盛
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售2371万辆,同比下降4.1%,自2009年起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球榜首;商用车销售437万辆,同比增长5.1%,客车以48.5万辆的销量仍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销售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0%,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乘用车中,豪华车共销售(内需口径)304万辆,同比增长11.6%,增速远高于乘用车行业-3.8%的总体水平;国产豪华车销售214万辆,同比增长20%,进口90万辆,同比下降4.5%。
中国豪华车市场需求旺盛,7年增长两倍,主要原因有: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汽车消费升级加快;从供给角度看,随着竞争加剧,一方面豪华品牌产品线不断下探,另一方面豪华车价格下降较大;从需求角度看,90后用户和换购用户的比重逐年增加,豪华车购买意愿不断提升。
蓝皮书指出,2018年,汽车行业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可谓经历了转折之年,产销规模出现20年来首次下滑,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再创新高。综合考虑,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市场销售规模为2810万辆左右,与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乘用车预计销售2370万辆,与2018年持平,商用车预计销售44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万辆。
出口方面,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实施单方面制裁的影响,2019年出口形势很可能会变得严峻,汽车出口预计达100万辆。进口方面,2018年7月1日起实施的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政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还须观察,预计2019年汽车进口量约110万辆。
造车新势力影响产业格局
蓝皮书指出,随着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制造也由传统方式不断向新型产业方式转变。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其与传统车企在战略上的差异,对汽车产业在运营模式、竞争格局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一是将更多的高端和年轻消费者从燃油车吸引到电动车上来。新势力产品用户群数量少,但示范效应突出,其对造车新势力产品的正面评价,会持续对市场格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新势力企业的出现及发展,推动了传统汽车企业产品加速替代,有利于传统车企的转型升级。三是推动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造车新势力为在汽车行业“红海”中站稳脚跟,主打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的大胆尝试,推动了汽车行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进程,对传统车企形成较大压力。四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倒逼传统售后服务变革。新势力的创新服务理念带给消费者全新体验,采用“线下体验+线上直销”模式,及时响应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推动汽车行业盈利环节从产品销售转向服务生态,从而促使传统企业进一步改进售后服务及盈利模式。五是吸引优秀人才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
共享汽车成发展新热点
蓝皮书指出,随着限购城市数目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交通拥堵、自驾停车难、公共交通体验差等问题的不断加剧,强调产品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的汽车共享模式(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等模式)成为一、二线城市各阶层人士出行的优先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正式注册的网约车用户规模有望超过3亿人次,广义共享出行领域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占中国总交通消费的20%。伴随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数字化体验服务的不断迭代升级,共享汽车及其服务系统将成为物联网生态的重要交互节点。
2018年,重量级车企以联合或独立运作的方式持续加大共享汽车领域的投入与推广力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将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发挥优势聚集效应;戴姆勒与吉利集团合资,拟提供高端专车服务;众泰汽车与福特智能出行合作,将在浙江省推广网约车服务;中国一汽成立“一汽出行”与“智行国际租赁”两家公司,推进共享汽车服务落地;东风汽车基于“东风出行”平台实现网约车业务运行;上汽集团推出“享道出行”打车服务,针对中高端市场开展网约车服务;外资品牌如宝马也加大运营力度,将在中国进一步拓展“ReachNow”出行服务;等等。
未来一段时间内,车企、网约车平台、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之间跨界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抱团取暖式”发展战略将成为主流,部分优秀企业有望在共享平台上推出差异化的体验式服务。面向未来,共享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同电动智能汽车产品、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衍生出全新的智能共享移动出行装备(如Waymo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及全新经济增长点。
栏目主编:樊江洪文字编辑:樊江洪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