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猎德涌来了一群小河长

原标题:猎德涌来了一群小河长

猎德涌来了一群小河长

小河长们走出教室,走近猎德涌,进行实地观测。

猎德涌来了一群小河长

猎德涌珠江新城CBD段夜景迷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摄

老城市新活力

“你拍一,我拍一,节约用水记心里……”一首朗朗上口的河涌治理儿歌在冼村小学响起,小河长们两两一组,站在教室里拍着小手,唱起儿歌,呈现一场童趣十足的河涌治理成果汇报会。

猎德涌是一条独具岭南特色的河道,多年来在冼村小学旁静静流淌着。如今,河涌边还常常出现正在巡河的民间小河长,孩子们小小的身影怀揣着的大大的梦想——与大家一起,共同守护这条古老的河涌,令它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杜娟(除署名外)

课堂学习: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等技术

“上下学的时候会经过这条河涌,之前我还不知道它叫猎德涌,而且我还把涌(chōng)读成了涌(yǒng)。”五年级的阮子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在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的推动下,天河区冼村小学11位同学,在去年12月组建了“民间小河长”探究性学习小组,阮子淇便是其中一员。探究性学习小组开设的“河涌知识小课堂”,让阮子淇真正走近了学校旁的猎德涌,也为她打开了一扇了解水、保护水的大门。

在阮子淇记忆里,两三年前的猎德涌像一条臭水沟,每次经过都得捏着鼻子走。如今猎德涌变清澈了,也没有了臭味。通过“河涌知识小课堂”,阮子淇了解到,原来河道治理这么有趣而神奇,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挖挖淤泥、捞捞垃圾这么简单,需要用到很多科技。“像老师上课给我们讲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它可以增加水里的氧气,让水里的鱼虾和微生物生长得更好。还有‘八爪鱼’漂浮物自动清洁船,它有两个长长的手臂,能将涌面漂浮的垃圾一网打尽,还有……”说起这些河涌小知识,阮子淇兴奋得手舞足蹈。

河涌有哪些新的治理技术?如何通过试纸进行水质检验?怎样保护河涌?这些在课堂上教授的河涌知识,让阮子淇对治理、保护河道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课余时间,她还会上网查找关于河涌的新闻,跟爸爸妈妈、身边的小伙伴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河涌小知识。

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在广州生活了20多年,对学校旁的猎德涌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他曾听村民回忆猎德涌以前的模样,“那时村里河道纵横交错,河水清澈,孩子们都直接下河游泳,摸鱼捉虾”。郭海英被深深触动,希望能保护这条具有岭南特色的猎德涌,为小朋友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让猎德涌成为他们美好童年时光的“小伙伴”。

郭海英说:“只有了解河涌,你才能真正关心河涌、爱护河涌,民间小河长的身上,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希望在小河长的带动下,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能了解河涌、爱护河涌,从而影响到更多人,让每一条河涌都干净清澈,鱼虾在河里自由欢畅地嬉戏。”

户外巡涌:实地观测水质并寻找水质变差的原因

除了在教室学习如何识别水质、保护河涌等知识外,小河长们还走出教室,走近猎德涌,进行实地观测。

“以前没怎么观察过河涌,现在路过的时候总会看一看,有时候看到水面上有塑料袋等垃圾,我就会告诉在河涌上工作的环卫工伯伯,让他们帮忙收拾一下。”小河长唐杰寿说,“上次巡河从上游走到下游,走了半个多小时,有点累,但感觉特别有趣。我认出老师上课讲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还看到水里有小鱼和乌龟。”

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秘书长麦洁莹介绍,探究性学习小组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不仅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学知识,还通过户外实践,让他们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和学习。“像上次巡河时进行水质检测,发现上游的水质比下游差,后来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找原因,发现上游岸边的垃圾桶比下游多。在实践中,我们会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导致水质变差的原因,让他们思考如何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麦洁莹坦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小朋友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闻到河涌有味道,就会主动查找污染源;看到水里有污染物,也会主动想办法解决。

童趣展示:晃动丝巾表现河涌妹妹碧波荡漾的样子

冼村小学里,像阮子淇和唐杰寿这样关心河涌的小朋友还有很多。在进行了课堂学习和户外实践后,他们还将河涌知识融入到舞台剧、儿歌、手抄报、环保剪影等作品中,呈现在更多的小朋友面前。

“我们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关心河涌,保护河涌,不要往河涌里乱扔垃圾了。”舞台剧创作者之一的小河长郑文悦道出了创作舞台剧的初衷。这个纯原创的剧本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了,河涌妹妹、乌龟阿姨、微生物爷爷……剧中的角色均来自于巡涌所见所闻,除了构思剧情,还要考虑角色的服装搭配。“因为河涌干净清澈,所以让河涌妹妹穿了淡蓝色的裙子,还在手上缠了丝巾,晃动丝巾来表现河涌碧波荡漾的样子。”

生动形象的舞台剧、朗朗上口的河涌儿歌、创意十足的环保剪影……一场童趣十足的河涌治理成果汇报会,让河涌知识化身成一颗颗小小的种子,种在小朋友们的心中。

看到小朋友们对河涌和环保的热情,陈燕丽老师感到由衷地开心。在她看来,民间小河长不仅能以身作则影响周边居民,还能带动家庭共同参与治水。“很多家长反映,小朋友回家后会兴高采烈地向他们普及河涌知识,生活中遇到污染河涌的行为也会马上去制止。”

大河长点评:传承护涌精神治水从娃娃抓起

“大河长,这个牌子是什么意思?”小河长唐杰寿指着猎德涌岸旁的一块牌子问道。“你看这里有个W,是污水的意思,这块牌子是告诉你,这下面是污水管道。”天河区河长办督办组副组长魏志勇耐心地为小朋友解答。“那河涌的污染源有哪些?”“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河涌一直清澈?”“猎德涌还能回到50年前的样子吗?”在猎德涌的巡河过程中,小河长们围着大河长,纷纷问出心中的困惑。

“河涌会不会回到50前的样子?我们可以这样想,当你20岁了,你还能回到现在的样子吗?”魏志勇向孩子们解释,河涌和人一样,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小朋友们要健康成长,河涌也要不受污染健康成长,这个过程需要小朋友们一起来保护。“我会保护它!”“我也会保护它!”听了大河长的话,现场小河长们纷纷举手表决心。

这场“零距离”的大小河长对话,不仅解答了小河长们心中的疑惑,也让大河长魏志勇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河涌治理需要从娃娃抓起,探究性学习小组能让小河长们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起到一定的根源治理作用。”魏志勇说,河涌的治理首先需要自我约束,同时也需要积极影响身边人,探究性学习小组让更多的小朋友们关注河涌整治问题,期待接下来能因地制宜地推进小河长活动,让“民间河长探究性学习小组”成为常态化课程,真正实现科学治水、全民治水。

相关阅读:
刘小涛被任命为省人民政府秘书长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撞出粲物理领域三十年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