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夜探方庄:吃,只是开始

原标题:夜探方庄:吃,只是开始

餐饮美食是方庄商圈夜间消费的主要力量,许多餐厅都营业到凌晨两点甚至24小时营业,最基本的吃喝需求可以得到很好满足。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与餐饮业相比,在方庄区域夜间消费中,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方面仍是空白。在“深夜食堂”以外,方庄区域夜间消费的多元化仍有待挖掘。

夜从“吃”开始

方庄地区的夜生活从出地铁站便已经开始。对于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来说,胃首先能得到慰藉。烤串、火锅、小吃、粤点、酒吧等,在满足口腹之欲方面,住在方庄附近的人们基本不用移步他处。从早上五六点的羊汤烧饼、包子辣汤,到凌晨两点的火锅涮肉、烧烤酒吧,无论是地铁沿线还是小区深处,在24小时的任何时间里,想吃的基本都能吃到。

丰富多样的“深夜食堂”也成为方庄夜生活最突出的特色。北京商报记者近日在方庄附近走访发现,白天车水马龙的街道在晚上9点以后基本就已经车辆稀疏,但是街道两边的餐厅到了晚上却格外热闹,许多餐饮店都会在标牌上特地打出“24小时营业”、“营业至凌晨两点”等标识。在晚上11点多的时候,木屋烧烤、海底捞等门店仍座无虚席。方庄时代生活广场在晚10点就已经打烊,但四楼、五楼的很多餐饮店却还亮着灯营业,吸引众多食客从专留通道穿过熄灯的商场前来觅食。重装升级后的海底捞也是方庄附近的夜间热门聚餐地,晚上10点到早上8点的夜间时段,一般能有100桌左右的顾客,生意最好时能达到150桌,用餐高峰期可以持续到晚上12点。

而在夜间仍灯火通明的餐厅之外,半夜12点走在方庄的街道上,外卖小哥和代驾员则成为最多见的面孔。记者凌晨零点后在金鼎轩门口看到,停车场基本是停满的状态,且门口仍聚集了8、9个代驾员等待食客吃完饭后完成代驾工作。

多元需求待挖掘

夜间消费热度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学术界曾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监测的地球夜间灯光分布图研究城市发展。研究表明,夜间灯光亮度除了反映世界人口集中分布情况以外,也基本能反映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生产、服务、居民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一个城市的夜间灯光越亮,也说明这个城市的消费越有活力。

不过,夜间消费当然也不仅仅跟餐饮业有关,夜间消费结构的丰富多元化程度也值得关注。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与旺盛的餐饮业相比,方庄区域在夜间零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选择则相对有限。比如,在方庄区域大部分主街道上,竟然找不到一家24小时连锁便利店,主街道的零售小店主要以餐饮店旁边的烟酒店为主,只有个别小区深处有零星的连锁便利店24小时营业。按照北京市商务局制定的便利店配比来看,如果按居住项目规划10-20平方米/千人的标准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则每个社区要建设不少于1个便利店。而方庄区域小区密布,居住人口密集,配比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如果是加班晚了想买点零食、水饮或应急商品之类的,基本找不到还在营业的连锁便利店。

在休闲娱乐方面,记者走访发现,方庄区域有不少休闲洗浴、按摩保健门店,夜间客流量也不少。不过,诸如方庄体育公园、玉蜓公园等公园和体育场所的晚间价值还有待挖掘。玉蜓公园晚间会有一些锻炼的老年人,而方庄体育公园分为公园和球场两部分,球场营业至晚上10点,公园处有规定晚上六七点以后就不能再放广场舞音乐等。周末晚上9点多方庄体育公园里就几乎没有什么人了,公园内的灯光也十分昏暗。

专家认为,城市的公共休闲区域不仅只是承担周边居民的锻炼需求,完全可以探索更丰富的夜间活动。比如,在节假日举办一些夜间沙龙展览、夜间灯光秀等,或者是组织一些有特色的跳蚤市场、周末集市等。

交通配套需跟上

各类商业业态齐全是夜间消费的基础,而配套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则直接影响一个区域夜间消费的增长空间。记者走访发现,方庄区域聚集的各类美食除了吸引本区域内的居民光顾外,也越来越在周边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网红店还会吸引更远城区的人前来用餐,而夜间用餐后的交通便利度显然极大程度决定着慕名而来的食客下次是否还会再来光顾。

住在百子湾附近的郭女士近日与朋友约在方庄区域的一家知名火锅店吃晚饭,吃完饭后已是深夜12点多,地铁已经停运,而出租车数量显然也供给不足,郭女士在各个网约车平台上试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才打到车。另外,夜间交通还影响着夜间工作人员的通勤便利度。从事代驾工作的小张告诉记者,代驾工作一般在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生意最好,但这个时候地铁和大部分公交已经停运,只能选择夜间公交,但经常要等半小时以上。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夜经济当前正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从季节来看,即将进入夏天,夜间北京的温度刚好适合,外出休闲消费的人也会增多。当下很多人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也需要更多的业余时间用来休息,除了周末有时间休息之外,另一个可以挖掘的时间点就是夜间了。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放了很多繁杂的家务工作后,居民晚上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我提升、自我放松,这些都为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赵萍表示,夜经济不光是吃饭、看电影,如果时间回到20年前,北京人的夜间消费可能就是吃个饭、去超市买个东西。但是现在的消费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模仿型消费转为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北京市的夜间商业结构也需要在餐饮、购物之外寻找文化、艺术、体育、教育、健康等更多的新特色和亮点。在夜间消费结构更多元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在公共交通、安全体系方面跟上,提高夜间安全保障措施,研究一些方法使公共交通比白天更便利。

北京商报记者王晓然徐天悦

相关阅读:
任正非再度回应一切:华为的“危”与“机” 开建度假小镇 华强方特“啃老”熊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