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云等14家企业签约京津合作示范区构建3+3体系
5月2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创集团承办的京津合作示范区承接首都产业对接会(简称“承接产业对接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北京市国资委、京津两市协同办、天津滨海新区和滨海高新区政府代表、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以及首创集团领导,就京津两市产业发展对接趋势和下一步承接工作展开沟通研讨。
公开资料显示,京津合作示范区距离北京五环100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20公里。项目占地3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700万平方米,规划常住人口31万,就业人口18万,是天津未来科技城的重要组成板块。
作为京津合作示范区开发建设主体,首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首创经中(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着示范区整体开发建设任务。
根据首创经中的总体产业规划,示范区将形成高科技制造业及现代高端服务业两大产业组团,构建以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旅游休闲、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为特色支撑的“3+3”产业体系。此外,示范区内还将引入包括基础教育、国际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医院等多项配套。
据了解,京津合作示范区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4+N”的重要发展平台,也是天津市20项重大建设项目之一。示范区享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政策以及天津市、天津滨海新区、天津高新区等多重产业政策的叠加优势,可覆盖各类产业政策111项、产业投资基金7项。
首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庆表示,除了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外,首创集团还将自主安排70亿-80亿元资金,以推出更为灵活的扶植举措,继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帮助入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阿里云、京东方、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天风证券、北方航空实业集团等14家企业代表同京津合作示范区进行了现场签约。此外,此次大会上发布了《2019京津合作示范区招商政策汇编》,为即将入驻的企业提供了产业发展及政策指引。
新京报记者赵昱编辑武新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