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渝北用心用情做好特殊教育
荣获2019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双冠军
学校特教儿童美术作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渝北区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统领,盘活整体资源,积极开展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等工作,力求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确保全区特殊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用心用情办好特殊教育。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特色课程激发办学活力
啦啦操全国锦标赛公开师生合作组及公开学生残疾组集体花球均获全国一等奖(双双获冠军),柔力球全国锦标赛一等奖、舞蹈《母亲的火塘》全国一等奖……近年来,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不断传来好消息。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渝北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积蓄能量·绽放美丽”的辛勤付出。
渝北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0年,是一所集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15年制特殊教育学校,是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秉承着“让生命书写坚强与美丽”的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关爱学生,立德树人”育人模式,搭建新平台、拓展新思路、凝聚新力量,为特殊学生成长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立足于特殊教育学生群体特征,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构建生活适应课程,力争达成“人人爱生活,个个有技能”的育人目标。午餐时间的用餐训练、课余时间的习惯训练,特教老师们一遍又一遍悉心地指导。除了针对特殊学生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学校还开设十字绣、丝网花、康复训练等20门生活适应课程,让孩子从学会扣第一颗纽扣开始,获得肉眼可见的变化。
学校开设舞蹈、柔力球、啦啦操、花式跳绳等特色课程,逐步配齐专业师资团队,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中残联等单位搭建起竞赛平台,通过竞赛挖掘学生潜能。学生在各大赛事中捧回一座又一座沉甸甸的奖杯,回报老师和自己的辛勤付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重点实验基地、全国特色实验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重庆市百佳办学理念学校、重庆市百佳校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犹如一个“能量场”,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与支持。近年来,渝北区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社会各界人士相继为孩子们奉献爱心,给孩子们送来篮球、排球、床上用品等,陪孩子们聊天、写作业、打球、玩游戏等,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石船中心小学校
用爱开启特殊儿童的幸福生活
清晨,渝北区石船中心小学校龙婷等老师早已背着学具、康复器材等,去往特殊儿童的家中。像这样的送教场景,早已铭刻在石船中心小学校教师与特殊孩子们心中。
学校位于渝北区石船镇,学校秉承“益学、益教、益人”的办学思想,创办品牌优质农村教育,收获良好的社会影响。2018年秋季,石船中心小学校在渝北区教委的领导下,在渝北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指导下,围绕“用爱开启特殊儿童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以“推进融合教育,医教结合家校共育,实施优质服务”的思路开展特教工作。
学校校长段小飞介绍说,从学校周边、辖区村落到两路、沙坪坝、江津,学校工作小组走遍辖区内每个特殊儿童的家庭,详实掌握他们的身体现状、受教育情况、家庭情况等,经过评估分类确定了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对象。
为抓好特殊教育,实施融合教育,学校从现有师资队伍中遴选教师,针对每一位特殊儿童私人定制课程,实施个别化教育。按照“随班就读一周两次”和“送教上门一月两次”的机制,坚持校本教研及校际交流,邀请特教指导教师邓伟丽引领,不断丰富专业素养和提高技能。
聚焦特教收获,从事个别化教育的老师们幸福满满。聂莉老师欣慰地感慨:“有一位我们服务的孩子开始情绪完全不受控制,根本没有办法开展教学,在老师们一次次循循善诱下,孩子终于在第12次送教过程中,第一次拿起了老师手中的画笔”;胡德慧老师兴奋地说:“我们服务的孩子现在可以站立起来行走了,还学会了简单的舞蹈动作,上次居然送我们到楼下”
目前,石船中心小学校正在筹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下一步学校将主动和其他区县的学校联系解决就近入学问题,共同担负起特教工作;将和学校属地的专业医院联系合作,走上一条专业的医教结合之路。
谭茭万芮杉覃燕图片由渝北区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