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都江堰:大道无言

原标题:都江堰:大道无言

新华社成都5月19日电题:都江堰:大道无言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黄卧云、黄毅

“大道无言,都江堰就像一部写在大地上的《道德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言诠释着‘道法自然’的要义。”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说。

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带领民众修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如此伟大的工程,却恰恰孕育于平凡谦和之中。

当一位慕名来到都江堰的游人站在金刚堤上,他眼前完全没有雄伟壮观的工程景象,只看见在江心处,一道高出水面不多、前端形似鱼嘴的河堤,把从山口奔腾而出的岷江水一分为二,一条叫内江,一条叫外江。外江继续奔流汇入长江,泄洪排沙;内江经宝瓶口被引入成都平原润泽天府之国。

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水利工程,就是以这样极其平凡的方式开端,至今仍活力十足,而且功能愈加显著,效益愈加巨大。

水利专家张开勇、旷良波等表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深淘滩,低作堰”……都江堰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并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做到了科学、自然与人类利益的完美统一。

都江堰蕴藏的科学原理,已经被现代水利科学证实。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学界就对都江堰进行论证和模型研究。研究表明,都江堰渠首工程的位置、结构、尺寸及方向的安排,与岷江出山口的河床走势、地理环境、上游的水流和来沙条件相互作用,组成了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辅以百丈堤、金刚堤、人字堤,共同完成自动分水、自动排沙、自动泄洪、控制引水的任务。

研究证明,都江堰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工程的所有设计都顺应自然、乘势利导。把岷江一分为二的鱼嘴,前方有一沙洲,河流在沙洲中走成弯道,枯水季节,岷江主流直冲内江,把水自动分成内江6成、外江4成,以保证成都平原用水需要;而当洪水来袭,沙洲被淹没,水流不再受河床弯道的制约,主流直奔外江,分水比例就自动变成内江4成、外江6成,以保证成都平原不受岷江洪水袭击。如此巧妙而又自然地利用了地形地势,达到了“分四六,平潦旱”的目的。

都江堰还十分自然地应用了本地盛产的竹、木、卵石来截流分水、筑堤护岸、抢险堵口,由此总结出四大传统水工技术——竹笼、杩槎、羊圈和干砌卵石。水利史专家谭徐明在她的《都江堰史》中写道:“干砌卵石用作堤防和护岸时还有利于落淤固滩,为河滩各类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较好的环境,使堤防产生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

都江堰经久不衰的另一个原因是遵循了“因时制宜”的科学原则。它所有的工程一直处于与岷江河道的演变相协调的动态平衡中,所有的改变都基于岷江水势、河流地形,都遵循无坝引水、自动调水调沙的科学思路。

事实上,都江堰的鱼嘴位置从古至今就在上下左右变动。李冰创建的鱼嘴位于岷江支流白沙河的出口附近,在现在鱼嘴位置的上游1650米处。

都江堰的历史是一个千秋接力、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在历代官方和民间的维修中,都江堰的渠首工程和所有向成都平原延伸、展开的各级渠道都采用无坝引水,它们与天然河道一起在平原内构成了一个扇形的自流灌溉网,完善了自然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渠首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灌区渠系不断扩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特大型水利工程体系,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犹如人体血管,遍布成都平原以及川中丘陵地区,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076万亩。此外,都江堰还承担着成都市1600多万人的生活供水以及城市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而其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思想和技术规范,不断得到贯彻、融合、普及。

都江堰的伟大是一种基于理解的伟大。都江堰在静默无言中体现了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科学原则和美学原则的和谐互融,值得后人品读借鉴。

相关阅读:
静安向基层赋能 激活“神经末梢” 延安解放日报社旧址重新布展开放 复旦新闻学院现场教学“马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