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贝聿铭与北京城

原标题:贝聿铭与北京城

今天一早,一个沉痛的消息就在朋友圈传开: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I. M. Pei)当地时间5月16日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与北京城

贝聿铭

贝聿铭的名字对于普通人也不陌生。他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倡导有效利用环境和多变的风格,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不少国家都留下自己的作品,既有博物馆、艺术馆,也有商业中心、摩天大厦、钟楼,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贝聿铭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念书。不过,这位建筑大师和北京城也有着莫大的渊源。他为北京留下了两座知名建筑:中国银行总行大厦、香山饭店,这两座建筑,对贝聿铭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更值得一提的是,贝聿铭格外重视对紫禁城“天际线”的保护。这一理念在后来的北京市区建筑“限高令”中也得到体现,在最新的北京市城市总规中仍得到延续。

呼吁保护紫禁城“天际线”

交通发达、高楼林立,洋溢着大城市的“气派”,大概是外地游客对北京的初印象。而走到故宫,眼前红墙金顶的巍峨宫殿与一览无余的蓝色天空,则让现代化的北京留下了古香古色的传统风貌。

而这一传承,和贝聿铭分不开关系。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建筑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北京中轴线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高层住宅楼、商场。

1978年,贝聿铭受政府邀请,回国就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咨询。那时,贝聿铭已对北京城市的飞快变化感到担心,他认为,追求彻底现代化会让中国抛弃幸存下来的珍贵遗产,他提醒不要为建立全球最新的文明、而牺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贝聿铭对紫禁城“天际线”的执着,体现在了他的选择上。当时,贝聿铭被邀请设计10幢现代化饭店,包括在紫禁城附近建一幢庞大的高层建筑,贝聿铭拒绝了。

“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如果你从紫禁城的墙往上望去,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望就是天空,中间一览无余。那就是使紫禁城别具一格的环境。如果破坏了那种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感觉,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

贝聿铭与北京城

雪后故宫。屋顶金色的琉璃瓦上就是天空。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多次重申了这一观念。1980年5月,贝聿铭在纽约为清华大学访美代表团作演讲时提出:“如果掉以轻心,要不了5年10年,在故宫的屋顶上面看到的将是一些高楼大厦。”他敦促政府颁布禁令,以保护紫禁城不遭受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破坏”。

1982年,北京市制定了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首次提出“要注意整体保护,皇城、三海地区、天坛、国子监等处要重点保护,严格控制临近建筑的层数……”

1985年8月,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制定了《北京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也提出,北京旧城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文化古都,对建筑高度应该加以控制。在这个版本的高度控制中,旧城被分为平房、9米、18米、30米和45米几大区域,大体上以故宫为中心,渐次升高,在保证旧城平缓的天际线同时达到一种秩序性。

通过“限高”来保护文化古都的这一思路,到现在仍然得到保留。在最新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加强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建筑高度管控,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秩序。

而帮助禁止紫禁城附近建造高楼,是贝聿铭心中对祖国所做的主要贡献之一。

香山饭店

西方技法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高低错落的庭院式空间、体现传统园林建筑的风貌,参天古树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在香山公园内,白墙灰瓦的香山饭店引人注目,这一古香古色的现代化建筑,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正是出自贝聿铭之手。

贝聿铭与北京城

香山饭店。图片来自网络

拒绝了在紫禁城内建造高层建筑的贝聿铭,对京郊的香山却产生了兴趣。香山曾是皇家狩猎场,上世纪70年代末,贝聿铭曾受邀前往香山,当时,香山遗址仍残留着凉亭、宝塔等建筑,带围墙的园林覆盖着一层白雪……这样的场景吸引了贝聿铭,他决定在这里打造一家饭店。

20世纪20年代,第一批受过外国教育的建筑师回国,试图把西方的建筑技术与古典的中国本土风格融为一体。在哈佛大学读研期间,贝聿铭就曾对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有过探索,而香山饭店,是30年后他的有一次尝试。

贝聿铭与北京城

进入冬季,香山饭店内的一处冰瀑景观,成为饭店的美景。来源:视觉中国

贝聿铭极为重视这次作品。为了建造香山饭店,贝聿铭前往苏州、杭州、扬州等城市参观白墙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此前,贝聿铭习惯于将想法告诉设计助手,之后只定期评估工作进展,但香山饭店“待遇”不一样,这一次,贝聿铭拿起图纸、铅笔,亲手对其进行设计。

香山饭店从1979年启动设计,1982年建成开业。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下的工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这是我设计的最后一座大房子”

在贝聿铭的诸多作品中,不乏雄伟高大的建筑。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缘故,他曾下决心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设计。但这一决心在北京被打破。

1995年,贝聿铭担任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设计顾问,开始为西单地区增添一座经典建筑。

贝聿铭与北京城

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图片来自网络

贝聿铭家族与中国银行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他的父亲贝祖贻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了中行香港分行。1984年,贝聿铭又设计了70层楼高300米高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

北京的中行大厦由于受到老城区建筑高度的限制,无法像香港分行大厦那样高高矗立。贝聿铭必须在45米高度内完成这栋建筑。为了保持开阔的视野,建筑内部镂空设计了一个大堂,透明玻璃使内外通透,减少建筑笨重感;隔热透明的自然采光屋顶,也减少了压迫感。

贝聿铭与北京城

大厅内部的圆孔设计延伸了视觉效果。图片来自网络

这座建筑同样展现了贝聿铭善用几何形体设计的特点。大厦贵宾入口的玻璃墙,以三角形为主,菱行、圆形、方形、半球体为辅构成,简洁中蕴涵了变化;大厅内部墙壁4个大圆孔,保证了西北二个方向的视觉延伸。

“这座建筑,我花了7年时间。这是我设计的最后一座大房子。”贝聿铭称,自己对这件作品感到满意。

“我父亲属于中国的第一代银行家。在他那个年代,人们用的是算盘,现在人们用的是电脑。一个世纪的变化发展之大令人无法想象。用建筑来表达传统的延续是很难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北京的工程做到了这一点。”

编辑戴轩贾文程

部分资料来源于《贝聿铭传》《瞭望》《华声在线》

相关阅读:
再有江苏“70后”厅官跨省调任天津(图/简历) 北京南站增开去往济南西站和上海虹桥站的高铁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