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蒋雯丽一出《庞氏骗局》,宋丹丹她们都被征服了
2012年,以庞兹生平为蓝本的音乐戏剧《庞氏骗局》席卷法国,成为法国当代音乐戏剧重要的典型标志。
今年是庞氏骗局发生的第100年,查尔斯·庞兹在100年前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精心打造的庞氏骗局迅速影响整个西方世界。
2019年,央华戏剧邀请原版导演大卫·莱斯高,集合中国顶级音乐戏剧演员阵容,打造了《庞氏骗局》的中文版本。作为央华戏剧开年大戏、2019年中法文化之春首个项目,于2019年4月26-28日在北京首演,目前也正在全国展开巡回演出。多位演员及剧评人、戏剧领域的专家在观看此次首演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庞氏骗局》剧照。本文配图摄影均为郭相辰。
领衔主演:蒋雯丽
央华版主演:
江映蓉、王维倩、赵子锌、苏晔、郭露桐
戴军、林麟、方同春、孙睿
“我被蒋雯丽征服了”
——宋丹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
我从20岁开始做演员,近40年在这个行业,遇见雯丽是一件幸事。我没有“恭维”她的理由,我不需要,我真的很爱她。一个好的演员最重要的品质是“要像孩子那样天真”,雯丽就是。然后,她的善良和容易被感动,她的勤奋和专注都为她准备好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
好,现在说说《庞氏骗局》这个戏:我其实很怕看话剧,因为坐在那儿时间太长,通常难见到好戏就得“熬”着,谢幕时还得使劲儿鼓掌,心里想着“可算结束了”,而台上的演员听着掌声以为“演出很成功”。
我看过雯丽演的三出话剧,第一次是《樱桃园》,第二次是《明年此时》,第三次就是《庞氏骗局》。前两次对她的印象是觉得她很勇敢、有胆量敢演,真心觉得没有太大的舞台魅力。这次我听说她又要演出,居然演男的!居然还有歌舞!天呐!我听过她唱歌,我们一起唱过,她的嗓音实在不能算“行”,她居然敢在舞台上现场唱!我真的觉得这次坐在台下会受罪了。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当大幕拉开,当所有的演员全神贯注地进入表演状态的时候,我深深地被吸引了。当消瘦的雯丽穿着男装载歌载舞的时候,当她游刃有余地表演的时候,我完全被征服了,她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谢幕鼓掌的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真的很棒,我做不到。”
宋丹丹认为,央华版《庞氏骗局》剧本的独特节奏使舞台的表现力极强,整台的演员都好,蒋雯丽(中)最“抢眼”。
这个戏的导演和编剧是一个法国人,我觉得他是一个天才,剧本的独特节奏使舞台的表现力极强。整台的演员都好,雯丽最“抢眼”。那晚我很享受也很激动,唯一遗憾的是我不会讲更多的英文,不能跟导演表达我的敬意。雯丽勇敢地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挑战高度,把我这样一个遇事总是“知难而退”,每天把“老”挂在嘴边的演员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真心敬佩及送上深深爱意:你是我见过的最棒的那一个!
“将常规历史剧蓝本创作为一出实验戏剧”
——朱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师)
四月的一天,我和先生一起在黑暗中仰望舞台,观赏《庞氏骗局》。
我首先被这部戏的舞美迷住了。整部剧是黑白灰的基调,舞台两边各摆放着一排衣架,整齐地悬挂几十套男士礼帽、西装,它们是不动的历史片景,也是生动的二十年代美国金融人士的符号象征。
舞台上除了始终不动的道具外,整部戏的布景是由20张灰色金属质感的长方形桌子不断变换、移动组成。演员们一起在台上搬运和组合桌子,巧妙地将它们搭建成不同的形状。
这是个变幻莫测的抽象舞台,由灰色的几何块自由组合,形成了偷渡的黑暗轮船、拥挤的移民之家、压抑的监狱、豪华的金融机构办公室、喧嚣的波士顿大街、平静而悠长的海边美景……这样的抽象视觉布景,首先有效地传递了戏剧情节中的环境信息,同时又视觉化地表达了人物在环境中的感受,更给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将眼睛所见和头脑所想结合起来,一起构筑出剧情和人物的舞台场景。
《庞氏骗局》的故事是个关于骗子的故事,什么是“骗”的本质?是骗子的想象力和被骗人的想象力的某种重合与断裂。《庞氏骗局》的舞美设计理念,充分开发观众的想象力,在视觉审美的同时,也真正解读了这部戏的内涵。
整部戏的布景是由20张灰色金属质感的长方形桌子不断变换、移动组成。
《庞氏骗局》以“音乐戏剧”命名,但在网上有的观众吐槽这是部只能听到三首歌的音乐剧。音乐剧是有框架的,怎么唱、怎么唱着演,也有一套程序。《庞氏骗局》很有趣,它完全不遵守音乐剧的范式,它的音乐旋律、节奏蕴藏在整部戏里,所以会被称为“音乐戏剧”。
看完《庞氏骗局》,我觉得自己听了一场说唱音乐会,演员们不是在说台词,而是在唱台词。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不断将激烈的语言风暴砸向观众。观众可以去兼顾字幕提供的台词信息,或者只看演员的表演,看他们在说唱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下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就能读懂剧情。不仅如此,《庞氏骗局》创造了一个神奇的节奏,人物们在舞台上狂热地穿梭,而且在这个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剧中出现的众多人物,仅仅由8名演员变换服饰来演绎。
与转换舞台布景一样,演员快速更衣戴帽而转换为新的角色的过程,也在舞台明晃晃的灯光下堂而皇之地进行。因此,这部戏的节奏,是由演员不断地变换角色,急速地行走穿越,游戏般的布景搭建,RAP风格的台词表演方式共同构成。如果说音乐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那么《庞氏骗局》这部戏就恰当地创造出了戏剧的音乐性。
《庞氏骗局》的故事在今天的中国也屡见不鲜,非常可恶,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对象。这部戏在中国上演,也不失为对大众的一次社会教育与提醒。戏剧《庞氏骗局》完整地演绎了庞兹的一生,从意大利的混沌少年,带着5美元漂洋过海来到迷幻的美国,经历磨难,反复锤炼他的诈骗手段,最终虚构出庞大的金融帝国。在所谓的人生巅峰呼风唤雨,爱情美满,而骗局无情地瞬间坍塌,庞兹最终孤独地、一无所有地死去。
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坏人的故事,可以让人恨得痛快。可是看完戏我对庞兹恨不起来,因为这部戏非常充分地演绎了庞兹始终不失底层人的好胜、奋发图强与贪婪、奸诈的真人性。讲述故事的方式是戏剧创作的核心,一部戏对人物的刻画,是演员精湛表演的功劳,更是整部戏人物关系设置、剧情架构的整体塑造成果。
《庞氏骗局》中母亲的线索、妻子的线索,她们的爱、信任、离弃与坚守、希望与绝望,与庞兹的爱、忠实、坦诚、欺骗、谎言、希望与绝望等等交织在一起,让观众不是去简单地恨一个坏人,而是认识一个做了大坏事的人,理解一个坏人作为人的存在的残酷性。因此,我认为这部戏成功地将一个常规的历史剧蓝本创作为一出解读复杂人性、探索戏剧表达空间的实验戏剧。
《庞氏骗局》是一部体量很大的戏剧,还有很多角度值得讨论。喜欢看央华的戏,喜欢每次看了戏,还能带一本以此戏剧命名的书回家继续阅读。不同于常规戏剧提供的单薄的折页式信息简介,书的隆重登场是戏剧态度的体现,它不仅设计装帧精美,有大量的优质剧照,更有导演、制作人、演员等主创书写的坦率诚恳的文字,表达他们在戏剧里和戏剧外的认识。因此,作为观众,我认为央华戏剧对每一部戏都充满信心,相信他们的戏剧理想与实践,就是中国戏剧当代探索的重要文献。
“音乐的运用足见导演功底之深厚”
——王维倩(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央华版女歌者)
这是一部语言的歌剧,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的音乐风格。导演大卫成功地把音乐剧和话剧用音乐做了平衡。他创作的音乐完全抛弃了传统音乐剧的模式。开场女一和男一像造物主,用毫无间断的语言介绍人物,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和一副小胡子就完成了庞兹长大成人的过程,这就奠定了语言的音乐性。
庞兹在罗马的花天酒地、学业失败用了一段精彩的舞蹈和妈妈朗诵他的信来呈现,演员们紧接着就搭建轮船、赌场,庞兹的美国生活从拉格泰姆音乐中开启,这是即兴的音乐,完全暗合庞兹的命运。
央华版《庞氏骗局》用群戏“多声部”的台词表达音乐性,更像一部语言的歌剧。而这部戏的节奏,是由多位演员不断地变换角色,急速地行走穿越,游戏般的布景搭建,RAP风格的台词表演方式共同构成。
接下来是庞兹忙乱而倒霉的十几年的生活。舞台上多数时间都是万花筒一样地切换音乐、场景、人物。从机械的舞蹈到非洲的鼓点,从小号、萨克斯到邪恶色彩的说唱,应有尽有。但是凡是能展现人性的段落,导演从不放过。其中有一段庞兹老板抛弃妻儿携款潜逃,庞兹为了生存和老板太太苟合的情节,导演非常奢侈地给了老板太太一分钟之长的无词歌,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观众和演员都在这一刻舒缓下来,对庞兹充满了同情。
随即音乐急转直下,庞兹再次开始了不断的冒险和劫难,在他被高尚的护士深深打动时,音乐再次温柔起来,捐献皮肤时的惨烈没有俗气地运用人声,而是用乐器模仿了痛苦的叫喊。这种处理也对称性地出现在庞兹婚后事业不断失败后百无聊赖地和妻子散步的场景中,优美的爵士乐映衬着幸福的散步。
然而快乐不长久,音乐定格在一声“等等”,剧情快速切换到庞氏骗局的开始,也是他平静生活的终结。更为残酷的是,骗局彻底失败后,女性主题音乐变奏再现。这几段音乐的运用足见导演的音乐功底之深厚。同样的旋律,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残酷的命运主题永远跟随着唯美柔情的爱情主题,就像庞兹的梦魇一样步步跟随,这种过山车式的音乐感受高明又残忍。
“一个普通人为了成功,钻了其他人创建的体制空子”
——安娜伊思·马田(央华版《庞氏骗局》联合制作人)
我觉得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由蒋雯丽来反串出演这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男人是个多么妙的主意。她成为男人,却又不是真的男人,她是一位当代的女性,仅仅是惟妙惟肖地扮演了一个诈骗者,一个为了成功不计代价、想要获得金钱和权力的人。
对于当代的男性或女性而言,无论承认与否,资本主义体系都或多或少让我们所有人,至少每天有那么几分钟,在他人或是我们自己面前成为庞兹。
蒋雯丽让庞兹善良的一面发出光辉。庞兹有一种源于他女性气质的真诚。他有副好心肠,最后通过自己发财,也让其他老百姓发了财。蒋雯丽演绎出了这个人物的多面性。我们见证了女演员对于创造庞兹这个人物的探索,随着一场一场的演出,人物的智慧显现出来。
这部剧的精彩之处还在于舞台形式与内容本质的差异。形式上它欢乐、快节奏、有音乐,动作场景不停变换,形成一种华尔街股票交易厅的气氛,有人惊声尖叫,有人上蹿下跳,有人流泪哭泣,有人互相拥抱,有人痛苦万分;而最终的本质,却是令人惊恐的。
江映蓉(左)饰演庞兹的妻子,从台词到肢体,也足够惊艳。
舞台上那些场景仿佛是栩栩如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每个人都提前被社会背景定义好角色。意大利母亲得要品行端正、充满深情,比起身无分文的意大利移民,监狱里富有的美国骗子总是会得到优待,而普罗大众则把庞兹当做救世主。
最后,这其实是一部个人的史诗,一个普通人为了成功,钻了我们其他人创建的体制的空子。怪他吗?还是怪他们?庞兹便是我们。
“庞氏骗局至今在社会以不同的形式轮番上演”
——梁夜枫(剧评人、影评人)
《庞氏骗局》在法国首演之初,是一部大胆前卫的先锋戏剧。不仅是对传统戏剧的颠覆,还是未来戏剧创作的重要参考与榜样。
在排练之前我有幸看过剧本,完全“看不懂”,剧本像歌词,也像诗歌,导演大卫在创作剧本时并没有采用一种“三一律”的、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整部剧有着一种高级的叙事语法,先锋而不偏执,艺术而不晦涩,快速不失节奏,喜剧不入低俗。
故事从1880年叙述到1957年,只用了两小时。层次清晰毫不拖沓,在多种叙事文本中自然转换,有直面观众的讲述、信件朗读、辩论、说唱……像交响乐乐谱,把戏剧发展至今不同文本的优点全部交织于一体。但这种高难度的叙事又以一种最为简约的方式呈现,桌子像积木,在舞台上构建出了一切场景。
《庞氏骗局》的题材是金融,真人真事,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特征会得到一种定论:这一题材不可能在舞台由剧场美学呈现。其次,从庞兹的出生讲述到死亡,难免沦为流水账,导演的创新能力让叙事快节奏而碎片化,但不散乱。原因是导演在每一个碎片化的叙事中抓住的是庞兹人生与每一位观众的情感关系。
蒋雯丽的反串我本以为是一次表演尝试、宣传噱头,但看戏后我认为,此版反串出演是丰富呈现人物内心、表达主题的必然。庞兹的人生对于观众是陌生的,构建剧场与观众的情感关系既依靠诈骗题材与当下社会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让庞兹每一步的行为让观众能够有一种情感上的理解。蒋雯丽塑造了人性的善良与柔软、骗子的狂热与贪婪并为一体的复杂人物形象,在感性的表达与理性的题材碰撞中,丰富了作品的层次与艺术高度。
《庞氏骗局》剧照。
于是,这部戏的矛盾上升到了人性贪婪的悖论。整部戏最为高明的在于导演并没有把这一场骗局的反思放在庞兹身上,给予道德判断,多位演员扮演的各种投资者、参与者无一不在表演着社会私欲、贪婪的种类。
庞兹不在了,但庞氏骗局至今仍在轮番上演,在当下社会特别需要这样一部作品,自省集体贪欲与难以言表的不同私心。
“以戏剧形式呈现金融欺诈的恶果,是舞台剧的价值”
——徐世丕(知名文化学者,文化部报刊审读小组成员,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庞兹代表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一批不受传统约束、一心只做发财梦的年轻人闯江湖闯世界的典型。从21岁乘轮船去美国,在美国干油漆工,在加拿大因伪造罪蹲监狱……16年一事无成,却在亚特兰大出狱后脑洞大开,抓住人们“一夜暴富”的急切心理,利用欧美国际金融汇率差价,做起空手套白狼、拆东墙补西墙的金融诈骗“生意”,直到一年后资金链断裂案发而身败名裂,并因此承受了后半生的凄惨没落。
半个世纪中,庞兹这个意大利非法移民,在美国多层社会空间穿梭式折腾,最终自食其果,揭示了庞兹作为那个时代弃儿的信义道德缺失的多重根源,更将“庞氏骗局”这一资本社会金融欺诈信用炒作的恶果,以戏剧艺术的形式呈现给社会,这是原作也是中文版舞台剧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时空转换、时代变迁的大背景,是主人公性格行为产生与形成的实践与艺术逻辑依据。《庞氏骗局》把它搬上舞台,却并不给人以生硬之感。短短两个小时的舞台戏剧,复杂的场景变换、情节的多重推衍,与台词、声音、音响配合基本严丝合缝,确属不易,而简练单一、象征化的舞台道具的拆搭流转,也展现了编剧、导演灵活准确的舞台调度功力。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