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在浙江黄岩乡村七年实践收获当地群众欢迎
“布袋教授”与他的乡村振兴实践
早上8:30,家住浙江台州市的退休阿姨杨碧君,带着七八个老伙伴坐上203路公交车,笃悠悠来到黄岩区蔡家洋村的贡橘园春游。林中橘香浮动,略微架高的木步道宽3米,在园内蜿蜒200米,两侧尽是探头探脑的小橘花。
谁能想到,两年前几近废弃的果园,已变身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
带来这一变化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教授和他的团队。2012年至今,怀揣乡村振兴的梦想,他拄一根竹竿,背一个布袋,行进在黄岩的山径泥路上,带领一个个村庄焕发新颜。上海—黄岩,每月2次,每次3天,六七个点连轴转,已干了七年。
大咖教授,因何向乡村“逆行”?春末夏初,记者随杨贵庆去到黄岩。
一个废弃果园的重生
贡橘园里的河道边,蔡家洋村的叶大娘正洗衣服。家在园边村里的她,对这里的变化最了解。“那边有三棵百年橘树,原先没啥人在意,更何况还有个沤肥多年的石板坑,大家都离得远远的”,她抬手指处,三棵叶茂根深的大树前,“橘三仙”的铭牌古朴,古橘树的悠悠过往一一记录。旁边的石板槽早就清清爽爽,成了远近闻名的“农耕文明遗迹”,常有年轻人来这里看新鲜。
在贡橘园里,杨贵庆边走边检查步道。他身边跟着的,一个是黄岩当地规划设计院的小年轻郑迎春,一个是负责施工的应师傅,一路问答,一路布置。比如,乡间小路的铺设,杨教授有个特别要求——中间大石板,两边嵌入小鹅卵石,保留野趣的同时,也考虑穿高跟鞋的女性和爱跑爱闹的小孩舒适方便。刚开始,施工队没按这个来,他直接要求返工。如今,走在经他设计改造的黄岩乡村中,鞋底几乎不沾泥。
“杨教授在区里太‘抢手’。他来了,我们就更有信心了。”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虹说,这里处于城乡接合区域,外来住户较多,管理发展都遇到些瓶颈。两年改造后,村里环境大为改善,村民们的观念也在变。“前几天我在村里面馆听到一段对话,客人问老板,厨余是不是直接倒河里。老板马上回,‘那怎么行,现在都那么干净漂亮了,我怎么会干这种事!’”陈书记脸上掩不住开心。
7年前,杨贵庆团队应邀帮助黄岩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踏进村庄,又喜又忧:既为珍贵遗存欣喜,又为盲目拆建焦灼。“传统农耕文明为黄岩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村落,如果缺乏科学规划盲目开发,后果堪忧。”杨贵庆说。在他的指导下,黄岩梳理出一整套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涵盖乡村经济、环境治理、社会文化、产业振兴等各个层面。在杨贵庆看来,乡村沉淀着农耕年代文化宝藏,可能当下有些萧索,但依然是文明的源泉;乡村承载着乡愁,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一个布袋的特殊功能
工作间隙,杨贵庆终于稍稍卸下肩头布袋。泛黄袋子上,印着“同济大学”的字样已经磨到模糊。他把物件一个一个拿出来:“这是能弯曲的尺子,U盘、水笔、铅笔、白纸,用这些随时可以画图;这是我的工作日程安排表,每完成一项就用红笔划掉……”小小袋子宛如百宝囊,陪伴着他跋山涉水,走村串巷。
从蔡家洋村出来,已是中午,突然下起大雨,原定去沙滩村的重要行程——演太线步道,被雨势所阻,却并不耽误杨贵庆与村里干部边看村屋建设,边讨论步道规划。那是他为这美丽乡村画出的一条“黄金走廊”。
一年多前,他想弄清当地文献记载上一个叫做“东客柱”的地名。那天刚下过雨,杨贵庆凭着手机上的指南针,一路翻山越岭5个多小时,25000多步跋涉。为了做好沙滩村村落的规划与修建,他已经多次这样爬越状元山、翻过引坑岭,越过蒋家岸,最后到达宁溪镇的乌岩头村……荒野山径中生生踏出了一条“新路”——“我从地图上仔细研究过,乌岩头就在我站着这个点的西南方向45度角。接下去我们要在乌岩头村和沙滩村之间修建一条休闲运动步道,两个村就可以连成一线,撬动宁溪跟屿头之间的整个旅游资源,点亮沿路四个小山村。”
如今,步道已全线贯通。这次,杨教授带来了新的“作业”:设施服务跟进。沿路各村庄,根据自身风貌特点,建一处公共厕所,一处小型生态化停车场,一处村庙广场,一处游客信息中心,一处餐饮民宿……当然,要在乡村完成这些新“作业”,杨贵庆也不光是拍拍脑袋,画张图纸了事。他有自己独特的“工作十法”,每一条都有故事。文化定桩,是挖掘确立一个乡村的独有内涵;柔性规划,是区别于城市规划中的一张蓝图板上钉钉,适应乡村特点不断调整。后面还有细化确权,功能注入,适用技术,培训跟进,党建固基,城乡共享,话语构建等。而全新步道的建设,是十法之一,点穴启动。
“和杨教授一起干,就好像跟着他读了个研究生一样。”屿头乡党委书记陈康说。在他眼里,杨教授给他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乡村发展新理念。
一家扎根山里的乡村振兴学院
“他太辛苦了,前两年杨教授还是一头黑发的,现在都花白了。”一直跟着教授的研究生杨怡说。
不久前,《美国规划师杂志》刊登了题为《再创中国乡村,美国规划师能向乌岩古村学到什么?》的文章,记录的是杨贵庆在黄岩乌岩头村的实践。乡民老陈告诉记者:“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划线,如何插竹竿放样,如何建景点,与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
六年时光拂过乌岩头,从昔日只剩3户留守,到如今一家家搬回。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年轻人开出“可以发呆”的咖啡馆,有人做起农家乐生意。在村里,很多人不知道“杨贵庆”,却认识一位很厉害的
“杨高修”(当地方言“杨教授”的谐音)。
整个黄岩区,到处能遇见热情招呼“杨高修”的乡民。这个说,“杨高修,上次施工队来挂灯笼,我把家里工具都拿出来给他们用,我开心得很!”那个说,“杨高修,来看看我这里要建的新茶室,像你教的那样,底瓦用新,顶瓦用旧,好不好?”每到一个村镇,他总要去看看当地的规划展览室——老老小小在里头指点讨论着,“杨高修”站在门口看着,笑眯眯的。
去年2月,乌岩头村的成功改造引来全国各方慕名学习考察,国内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在这里成立。作为学院的执行院长,杨贵庆和同济各领域的专家一起,列出了这样的课程表:《乡村地理环境》《乡村适用技术》《乡村空间布局》《乡村文化传承》……除专题教学外,学院还设置了15个现场教学点——教室里学到的,出门抬眼可及,一头撞进诗画乡村。
这绿水青山,谁说不是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