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承南丁格尔精神 共同呵护生命健康 ——青海省护理事业发展综述

原标题: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共同呵护生命健康——青海省护理事业发展综述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省护理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护士待遇权利得到基本保障,初步建成了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

截止2018年底,全省注册护士总数达到19335人,医护比为1:1.39。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数量达到48.74%,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33.5%。截至目前,我省共有3人荣膺南丁格尔奖章。全省共成立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2个,培训专科护士千名。成立了青海省护理教育培训中心,创建国家护理重点专科1个,省级护理重点专科1个。

各级医疗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保障编外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落实不同身份护理人员多劳多得、同工同酬。编外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学习进修、奖励评优等均与在编护士一视同仁,增强了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100%的病房已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二级医院80%的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我省医疗机构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通过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开展科学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等措施,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下一步,我省将通过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通过增加医院护士配置,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通过建立护士培训机制,提高专业素质能力;通过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加强基层护士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护理服务水平;通过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通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实现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第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服务指南和技术规范,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基层护理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实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第二个重要目标。

通过加快发展老年护理,推进社区护理发展,积极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实现拓展护理服务领域的第三个重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护理科学管理、护理信息化建设、护教协同工作,大力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医、民族医护理,以及加强与国内、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等多项举措,最终实现我省护理事业稳步、快速和全面发展。

青海省人民医院

专科护理,异彩纷呈

青海省人民医院现有专科护士总共315名,其中国际专科护士5名,国家级专科护士148名。这些专科护士组建了7个专科小组、4个专科学组。

自2006年开始,医院先后建立了七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分别是: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PICC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全省培养的专科护士共计607名。

青海省人民医院先后开设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门诊、心血管专科护理门诊、呼吸疾病专科护理门诊、老年病及认知障碍专科护理门诊、心理咨询门诊、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门诊、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助产专科护理专家门诊。不仅能使医生节省出时间接诊更多患者,也优化了患者就诊流程。

造口伤口护理门诊是我省第一家由专科护士坐诊的护理门诊,也是青海省人民医院成立最早的护理专科门诊,专科护士李艳丽是青海省第一位拥有国际造口师资质的护理人员,每年经她接诊处理的造口伤口病人达2000余人次。她还多次经院外邀请进行疑难伤口造口的护理会诊,走家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伤口、造口处理。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

以人为本,精诚服务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是青海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团队,共有护理人员104名,其中女护士83名,男护士21名。在医院改革中打造“工匠精神”,全力保障人民健康服务需求,每年承担住院患者2000余人、门诊近10万人次的繁重护理工作任务。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没有家属陪护,为此,护士还扮演了患者的“父母”和“子女”的角色,为拒食或输液病人喂饭,为约束保护的兴奋躁动病人喂水、按时更换体位、观察四肢末梢血运情况。作为精神科的护士,面对着特殊的人群,身上时刻肩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受到病人辱骂、殴打情况,他们始终无怨无悔,积极探索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做精神疾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守护者。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立标杆、树旗帜,激励全院护理人员比、学、赶、帮、超,力争上游,不断前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每年均达到98%以上。医院大力推进护理学科建设,造就了一批护理骨干。有数名护理人员先后获得“光彩天使”“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等荣誉称号,护理部也先后荣膺“优质护理先进病房”“红旗班组”“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传递爱心,让爱飞翔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我省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直属附属医院。全院现有护理人员1335人,硕士以上学历4人,本科以上学历835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以上260人。有3个(手术室、肿瘤、糖尿病)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全省人民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她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不断推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护理岗位上践行着“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护佑着身边的每一位病患。

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包虫病防治及宣传工作,在与包虫病抗争的路上巾帼不让须眉,勇做抗“虫”先锋。专题纪录片《抗击》中,到处都是她们努力的缩影;包虫病防治MV拍摄时,洒下了数不尽的汗水。重点人群筛查中,她们无惧气候恶劣、水土不服,克服语言障碍,520余场的联合科普教育,10万余册的科普宣传资料,340余场的包虫病视频播放无不渗透着她们抗“虫”的坚定信念。回归医院工作,她们的身影在救治包虫病患者的病房里来回穿梭。“白衣天使”对他们而言既是一种称赞,更是一种责任。

近年来,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优质护理先进医院”“青海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2019年,青海大学助力我省科普教育工作,在第108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资质。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路同行,无私奉献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团队长期坚持优质护理服务,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加强与住院病人的交流,耐心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家庭访视,了解病人的需求,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医院把护士的学习建设纳入到了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之中,培养护士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专科护理。全面落实临床护理服务的标准要求,强化细节管理,加强护患沟通。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在不断总结过程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种继教讲座,开展护理业务查房、小讲课、晨间提问等多种形式的继教活动;组织护理操作培训考核,不断完善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拓宽了护士的知识水平。

2017年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乙等医院,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部发动全院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自查,制定职责,督导落实,使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经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2018年顺利通过全省大型医院巡查。

青海省中医院

不忘初心,天道酬勤

青海省中医院是我省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中医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护理人员354名。

医院重视中医护理的发展,目前已开展艾灸、竹药罐、蜡疗、铜砭刮痧、揿针、十字灸等共62项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风湿病、脾胃病、带下病等疑难杂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治未病与养生、中医康复护理等领域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严格准入制度,制定各项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好评。

医院积极编制《青海省中医院优化中医护理方案》,使方案切合医院实际,更加实用于临床工作。近5年先后选派护理骨干在广东省中医院、上海曙光医院、上海龙华医院、上海岳阳医院、北京市中医院、北京广安门医院专科进修100余人次,学习掌握中医护理新进展。在省内率先按照《中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两年规范化培训,制定《青海省中医院护士培训手册》,每年完成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7—9期,为全省各级中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的护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起草《青海省中医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填补我省中医护理质量无统一标准的空白。出版发行的《青海省中医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及中医护理操作要点概述》已成为全省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医院于2018年12月成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区”,集中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筹建了“护理实践基地”,供临床各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理论授课、操作实训。近5年科研项目有《青海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状况研究》等6项,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护理三新”项目30余项,院级“护理三新”项目24项;近5年来,护理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青海省巾帼文明岗”等称号;2019年5月,李英杰主任荣获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

湟源县人民医院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这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全院护理队伍共154人,本科71人,副主任护师4人,主管护师41人。她们把“安全与质量”作为护理工作的主题,规范护理管理,加强护士培训,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推动专科护理,深化护理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她们参加各种省内外的长、短期培训班、读本科、考职称、发论文,为自己“充电”,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增强服务技能。每月护士长组织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不断巩固、更新护理知识,使各层级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得心应手,同时也不忘记学习了解国家新发展、新动态。

这是一个协作型的团队。各科室的护士长以身作则,带领团队用无私的情怀抒写着“白衣天使”的赞歌,使护理这个团队和谐、合拍、合力!她们带领着全院130多人,承担着全院300多患者的护理工作。热情微笑的服务,轻盈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为了保证护理质量,严格按照护理工作计划,严格落实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控小组的职责,每月开展公休座谈会、护理查房等,对患者、家属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给予满意的答复及解决方法。2018年患者满意度为98.12%。

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

畅生命通道,护健康之航

大通县第二人医院位于农村基层,服务人口12万,护理团队共有76人,拥有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等任职资格,本科学历占比61%,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日夜守护在医院医疗救助的最前线,承担着治病救人、预防保健、护理教学等护理工作。

为规范护理服务,护理团队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容,将每周二定为了“基础护理日”,规范了需每周落实的基础护理时间,接待患者做到“五主动”: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介绍、入院介绍;耐心解释做到“四个不”: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知道、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主诉不说没事;统一规范着装、仪表行为,做到微笑服务,增设了病人出院电话回访制度,将优质服务延伸到出院病人,要求主动询问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指导出院病人用药、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等,如有需要,还上门为患者进行测血糖、健康教育,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全程的优质护理。

分层次加强临床护理三基、三严的培训和护患沟通培训工作,指导护士把和病人沟通及对病人的宣教工作巧妙地融入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护理论文20余篇,2012年、2016年5月护理团队取得大通县卫生系统第二届、第三届护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省卫生健康委)

相关阅读:
驻巴使馆:未发现巴妇女嫁中国后卖淫或被卖器官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 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