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精准施策帮扶遵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上个月,贵州遵义迎来一场高规格义诊:上海11所三甲医院33名专家的巡回医疗,一解当地百姓就诊之需。遵义当地居民刘先生带着母亲专程赶来取号,“我母亲头疼很长时间了,去过周边省市大医院看了个遍,始终不见好。这次上海专家来义诊,真的是及时雨!”
上海与遵义,近两千公里间牵着六年的“健康情缘”。2013年,上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按照“中央要求,当地需求,上海所能”相结合原则,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持续精准施策,从“输血”到“造血”,使遵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有效减少了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打赢了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精准对接填补医疗技术空白
数个“第一”来自遵义
怎样帮助遵义当地高效扶贫?精准对接是“最佳路径”。上海与遵义两地卫健委签订帮扶协议后,列出项目清单,明确帮扶内容,实施科学帮扶,一张“精准对接”表格一目了然:瑞金医院、儿童医院、市一医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六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全力帮扶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普陀、杨浦、奉贤3区对口遵义9个县(习水、桐梓、赤水、正安、道真、湄潭、务川、凤冈、余庆);曙光医院、岳阳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分别对口帮扶遵义市正安县、习水县、务川县等三个贫困县中医院。
市一医院副院长钟力炜于2014年至2015年作为管理干部,前往遵义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担任当地医院副院长一职。他将现代管理理念植入当地医院,一年内床位使用率从40%提升至90%有余,员工绩效工资增加90%多。当一年的援建结束时,当地干部握着钟力炜的手,希望他在遵义再留一年。为了使医院得到跨越式发展,遵义市第三人民医院立项再建新院。鉴于有着丰富的对口支援经验,钟力炜参与了“上海帮扶遵义十三五规划”卫生部分的制定,提出在遵义建立临床医学中心,实现重点学科发展、市级医院错位发展。“从当时的一个理念,到而今遵义六家临床医学中心的成立,许多个贵州第一、西南第一来自遵义。我的内心充满着无限自豪感与成就感。”
“一一五计划”、人才培训学院
留下一支“人才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海精准扶贫遵义的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帮助实现人才“造血功能”尤为关键。
如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上海探索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一五精英计划”便是其中之一。钟力炜介绍:“由市一医院牵头,在遵义培养100名骨干医生、100名骨干护士长与50名骨干医院管理者,以线上线下合作形式,触发当地医疗机构造血功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今,“一一五精英计划”已为当地打下人才基石,并为人才拓展发展提供了良好渠道。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上海——遵义卫生人才培训学院”已建立,开通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并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触发各类人才培养造血功能。两地同时签订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帮扶协议,已为遵义市培训60名住院医师。
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有计划、分批次、有成效地为受援医院培养医学专业技术骨干、医务人员以及综合管理人员近1000余人次,接待来沪学习经验技术的市县技术和管理骨干共500余人,接收来沪进修专业技术骨干116名;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世界最先进技术3人;完成市县中医院院长来沪培训40人次;选派专家为遵义市开展各类培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
由一座“高峰”带动一片“高原”
解决看病“最后一公里”
帮扶遵义的几年来,许多上海医务人员留下了技术,埋下了感情,甚至有医生将母亲、小孩带到遵义。记者获悉,上海市卫健委领导多次率领各大医院专家团队在遵义市举行大型巡回医疗服务10余次,包括“名医走基层”等巡回医疗活动等惠民项目,为当地百姓解决疑难杂症,将上海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西部群众家门口。例如,仁济医院等15家大型医疗机构的20名眼科专家开展“慈善光明行”活动,为近8500名眼疾患者进行诊察和白内障复明手术;“上海专家消化病”巡讲的受益群众达2861人次。
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下一步,市卫健委还将扎实推进遵义市健康扶贫工作,提高受援地医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上海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培训基地作用,为受援地培养初、中级和高尖精医疗卫生人才,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由一座“高峰”带动一片“高原”,逐步形成实现“县强乡活村稳”局面,解决当地基层群众基层看病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