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锐观察 任性"要材料"得抓紧改改了

原标题:锐观察|任性"要材料"得抓紧改改了

近日笔者在基层走访,基层同志提及上级机关“要材料”无不色变,有的甚至说“要材料”等同于“要命”。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如何把基层人员从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值得深思。

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来说,下级机关提供材料就是“巧妇”之“米”,确实非常重要。有的上级机关已把“要材料”作为发挥领导、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需要研究部署工作,向下要材料;开展专题调研,向下要材料;掌握工作进展,向下要材料;论证改革举措,向下要材料……就这么“任性”。

如实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主要做法、基本数据、问题建议等,这是推动全局工作的需要,不应该存在问题。但为什么基层如此反感“要材料”?一来多,应接不暇;二来急,今天发通知明天就要、周五发通知周一交都不鲜见。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网上抄的,有过去材料拼凑的,有随便写的,反正交差了事。君不见,上面一个通知,下面一个报告,很多时候就是以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最后形成一摞无多大实际用处的材料汇编。

如此一来,上级不高兴:基层同志太不认真了,你看看报的是些什么材料?都是一些空话,纯粹糊弄!基层同志也不高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本身事情就做不完,还要挤出时间帮你写材料,你来试试?尽管互不满意,但下次照旧。

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基层同志苦不堪言的“要材料”,得抓紧改改了。

解决这个问题,领导机关必须首先改作风。掌握基层的情况关键在平时。领导机关的同志要多些“现场看”,少些“纸上看”,通过日常调研,解剖几个麻雀,或者日常注意资料积累,就不会有车到山前再修路的窘境。如果领导机关对基层情况需要从基层自己写的材料中来掌握,这本身就是不称职的“领导”。同时,还要体察基层疾苦,能利用现有材料的就不要基层提供,能自己找的材料就不要基层提供,不能为了自己的方便折腾基层。

借助信息化,也能把大量的人力从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中解放出来。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我们的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必须跟上。一些基层同志很疑惑:上级机关要的情况,很多在内网、外网上都有;上级机关需要的数字,有专门的统计部门,而且不少都可以通过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抓取,为什么还是不厌其烦地要基层业务条线手工填报?这就好比高速公路修通了,路上跑的还是马车。

找基层“要材料”,还需要增强计划性。比如,半年要一次,或者一年要一次。临时要的材料,至少留足必需的思考、准备时间。将心比心,材料一个接着一个要,老是只有两三天准备时间,谁都可能应付了事。

上级要克制向下“要材料”的冲动,基层的同志也要明白,该报的材料必须认真写、及时报。这不是小事,关系大局,每个公职人员都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如果我们一边痛恨形式主义,一边自己搞形式主义,问题何时能解决?

相关阅读:
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个部门?外交部发言人这么回应 北京今日空气干燥多晴晒 紫外线照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