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诗与远方”如何从“相加”迈向“相融”听听大咖怎么说!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记者王宛璐)运河文化传承怎样做到乘数级放大效应?如何能使大运河文旅资源相融相通?故宫与运河之间又有哪些不解之缘?今天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旅游协会、省文化产业协会承办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在扬州举行。“诗与远方”如何从“相加”迈向“相融”,听听大咖们怎么说!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大运河文旅资源深度融合“大运河作为活态的线性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使大运河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时代人民群众新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相协调,由历史久远的文化符号转化成为充分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活态形式,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省旅游协会会长张卫国表示,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看,推动大运河沿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和旅游业界的普遍共识。他给出自己的四点建议:加强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其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大运河文旅资源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运河沿线特色鲜明的文旅产业;打造大运河文旅国际品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创意是旅游最核心、最鲜活的要素一部《寻梦环游记》带火了墨西哥亡灵节,乌镇的国际戏剧节炒热了当地旅游业;宋城千古情系列演出“磨”成精品全国落地生根……文化创意为旅游注入了最鲜活的新动能。中央党校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祁述裕带来了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题的生动演讲。“文化创意是旅游最核心、最鲜活的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他认为,旅游要彰显文化的价值,赋予文化更大的能量,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运河文化传承要做到乘数级放大效应2019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年,如何更好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旅游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吴文学表示,“文化繁荣无止境,旅游发展无穹期,文旅融合是规律使然。”他认为,大运河文化作为线性、活态的文化遗产,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运河与旅游的珠联璧合,将会对千年运河文化的传承弘扬,起着乘数级的放大作用。故宫与大运河也有着不解之缘“去年故宫博物院招聘,最终招录了八十多人,报名的总人数达到四万多。不少来应聘的年轻人都说,’我特别想来故宫修文物’。”故宫研究室副主任,故宫原状研究所所长王子林表示,如大家所见,无论是居高不下的日均八万客流量,还是被网友“买断货”的故宫文创产品,故宫这个“最当红IP”热度难减。“其实大运河与大运河之间的关系也紧密着呢,我认为没有大运河就没有紫禁城。”据王子林介绍,太和殿,明永乐时称奉天殿,建于永乐十五年,当时建造所用的成片巨干楠木运回紫禁城,都得益于大运河畅通的水路运输。“乐寿堂三件大玉雕也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扬州,雕琢完毕后再由水路运回紫禁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王子林说,如今,故宫内的很多珍贵文物,经典建筑,追溯回去都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