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情系乡村学农30年
新华社广州5月3日电题:情系乡村学农30年
新华社记者郑天虹
在紧张的高二拿出一周时间下乡学农:割谷晒麦,做饭打扫、照顾老人小孩……期间,还要在当地小学支教,并带着问题“走家串户”,展开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这个学农的传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坚持了近30年。不少学生毕业后时常回来探望,有的赴贫困地区支教或当扶贫志愿者,还有的投身科技兴农。
“三同”中树立劳动价值观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资优名校。1990年,该校就开始了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实践,坚持近30年不间断,至今已覆盖学生15000余人。
这些城市孩子来到广东贫困山区清远飞来峡镇的农村地区,首要的挑战就是适应农村生活,并下地做农活。“睡硬板床,用水桶装水洗澡,割谷子,晒麦子,挖番薯,摘花生,淘米做饭……我女儿学农之前从未做过家务。”华附2016届学生王媛的妈妈说。
弯腰,左手抓稻秆,右手拿镰刀,再起身将稻谷放整齐,这样机械的割禾运作,学生们往往要朝七晚五不停歇。“从新奇、兴奋,到疲惫、无力,再到丰收的喜悦,这包含了我们对农村劳动者的敬佩,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伟大。”华附一位学生说。
劳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思考和反省。华附毕业生陈妍捷学农后说,我们拥有着城市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无可否认我们缺少“朴实自然接地气”,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华附毕业生余博西说,当我们累了偷懒的时候,一位大伯对我们说:养得白白胖胖,走不了路、干不了活,书读再多也没用,社会主义没有接班人了。他的话像一碗浊酒,有些苦涩,但是提醒着我们该思考什么该干些什么!
在与农民感情升温中达到思想觉悟的升华
农家包的饺子、做的油糕、聊的家常……都成了最温暖的记忆。2017年参加学农的周宁珈写道:最难忘的是阿姨不顾被车撞后肩膀粉碎性骨折和钉着钢钉的腰伤,为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学生做油糕。
高二(6)班罗意说,最牵动她的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支教的学校里大多是留守儿童,有个小女孩,离开那天带来了她最喜欢的糖果,不停问我能不能每年都来,还有那些独居老人,一看到我们就拉着我们的手不放,我们至少是带去了陪伴。”
有的学生跟村里的同龄人加了微信,保持了联系;有的逢年过节回村里探望。而村里的农民,也常常津津乐道于这帮学生,哪个又考上了清华北大,自豪得就像说起自家的孩子。
最不舍的是分离。孩子们学农期间再苦再累都没流眼泪,反而是在分别的时刻忍不住掉泪。华附学生姚棉嘉在日记中写道:不知不觉,“我们那户人家的田”成了“我们家的田”,“去你们那户窜门”成为“去你们家玩儿”,“好不习惯”也渐渐成了“不想离开”。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从戴着耳机来到这里,到戴着草帽离开这里,他知道这是结束,更希望这是开始。
学农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奉献。高二(6)班余一明的爸爸说,“学农回来,女儿亲手为我盛了碗饭,说爸爸辛苦了,我特别感动,从那以后,女儿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王媛的妈妈说,“女儿大二的暑假就去了西安支教,这是学农的经历带给她的影响。”
高一班主任李嘉华说,学生学农回来最大的变化是培养了一种对弱势群体关爱的情怀,从清远农村放眼到世界需要关注的人群。他们毕业后很多人选择去农村支教,还有的去非洲或中东地区做扶贫志愿者,还有的走上了科技兴农的学术发展道路。
建言献策情系乡村振兴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活渐渐少了,这给学农提出了新的挑战。华附学生处主任李强说,我们进行了一些拓展,比如增加了20公里拉练徒步,支教,火线入团,文艺汇演送文化下乡,结合乡村振兴计划,走访五保户进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华附政治老师张莉说,之前的学农社会调查更多的是与学科相结合,而近年来则更多地与中学生思政课相结合。如2018年华附学农的研学课题是围绕“乡村振兴计划”展开的,设计了33个小课题,500多个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学农开始前两周认领某一个课题,前期查找资料,期间完成社会调查,回来两周内整理上交论文,共收回71份。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论文题目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环保、教育、医疗、通信等。30年来,这些论文有的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还有的在《世界农业》等核心刊物上发表。
“不了解农村,就不能说了解中国。”华附高二(1)班冯宣瑞说,“我在学农期间做的是关于农村村容村貌的调查,发现有的农户有两三层的砖房,有前门后院,有的住的小平房,贫富差距大。我发现扶贫的形式也不一定符合农民需要,当地精准扶贫还有待改进,必须对接到农民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