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乡土植物回归世园会,几十种野花竞相绽放

原标题:北京乡土植物回归世园会,几十种野花竞相绽放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婷婷)“五一”小长假,北京世园会成为市民假期悠闲最热衷的打卡点。今天上午,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等众多展馆迎来小长假期间首批游客,怒放的鲜花、精美的花艺让观众流连忘返。与争奇斗艳的鲜花相比,来自北京的乡土花卉、植物同样值得关注,以北京园为例,园区里就“藏”有六七十种北京乡土花卉。

北京乡土植物回归世园会,几十种野花竞相绽放

鲜花绽放扮靓天田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乡土植物扮靓世园会

中国馆是世园会园区四大主场馆之一,它像一柄温润如玉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北京市花木公司天卉源副总经理孙淼介绍,中国馆的绿化面积达到20000平方米左右,栽种乔木680余棵,6000多棵灌木,5000平方米的观赏草,2800平方米的时令花卉,以及13000平方米的草坪。

为了体现中国馆的特色,场馆外围绿化选择了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植物,比如说榆树,以及柳树,以及柳树、棕树、元宝枫、杜栎、白蜡、国槐等。由于延庆当地气温比城区低15-20天,5月中下旬这些新栽种的树木可以全部见绿,观众更可在绿树成荫中欣赏中国馆。

走出中国馆,绕过宫墙,迎面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匾额上书“和合如意”,这便来到了北京园。走进北京园,透过一个个古色古香的窗景,游客将欣赏到各个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北京市花木公司工程师尹衍峰介绍,从花卉角度来说,北京园将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效果。通过花期延迟技术,工程师们让原本不在同一花期的迎春、连翘、丁香、玉兰等花卉将在开园期间一起绽放。

老北京四合院里常种的玉兰、海棠、柿子树、石榴树将把游客带入老舍先生笔下“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的画境中。随着游客游览步伐的移动,北京园的景色也在变化,每一个花窗外便是一幅景色。比如说,第二个窗景展示的便是新优品种宿根花卉,牡丹、芍药、月季、菊花、荷花,游客可在这里一一欣赏。

四合院周边花园,以属于北京老百姓的“城中第一佳山水”什刹海作为园林模型,据此筑山、理水、植木、造景。小小的山坡上同样种植了品种繁多的花卉,不过这里的花卉与园子里的其他花有所不同,园林工程师们将北京的乡土野花在这里集中展示。

“您可别小瞧这个小山坡,上面种了大约咱北京六七十种野花呢,世园会会期这里将野花绽放,会别有一番景象。”尹衍峰说,之所以选择种乡土花卉,也是为了突出浓郁的老北京风情,游客们在游览园林的同时就能欣赏到平日不常见的花卉品种。

滑雪场花岗岩填充“梯田”

中国馆馆前阶梯状石笼挡墙别有风趣,从外观上看如同农间梯田一般。孙淼介绍说,虽为石笼挡墙,但是这些石头的来历一点都不普通,它们全部来自于延庆本地。为了迎接冬奥,延庆当地的滑雪场升级改造,挖出了不少石头。按照规定,这些石头不能外运,但是花木公司的工程师们有了新想法,孙淼说:“我们考虑为何不用这些石头连接起冬奥和世园这两项重大活动呢?所以经过跟延庆有关部门协调,来自滑雪场的石头来到了世园会,在延庆举办的这两项活动实现‘联姻’。”

这些石头均为花岗岩,经过切割后成为体积大小基本相等的石块儿,通过人拉肩扛、机械运输等方式一块儿块儿垒进“梯田”。孙淼说,要完成石笼挡墙工程并不轻松,“这种施工方法在北京地区都非常少见,首先是没有这方面经验,另外施工难度也很大。

设计初期的“梯田”农作物有了替代品

梯田有了,这里应该种植什么植物呢?孙淼说,因为这不同于城市花卉布置,中国馆的外围绿化应该具备生机盎然的野趣。此外,由于“梯田”范围较大,栽种的绿植必须与“梯田”的效果和谐统一,这样才能给观众以视觉冲击。

狼尾草和拂子茅这两种植物最终入选。谈起为啥选择狼尾草和拂子茅作为“梯田”的植物,花木公司工程师潘嘉琦解释说:“原先按照中国馆设计方的设想,梯田里计划种植稻谷、麦子之类的农作物,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发现这不太现实,因此经过多次筛选,决定选用到了秋天同样会抽穗变黄的狼尾草和拂子茅替代稻谷、麦子等农作物。”

刚栽种的狼尾草、拂子茅长度大约有20-30厘米,最长会长到1米左右。按照这两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周期,观赏效果最好的时间在7-8月份,但由于工程师们提前将这些小苗在温室里培养过一段时间,因此在5月份,中国馆的狼尾草和拂子茅就会长得茂盛,与周边景观形成完美搭配,为观众营造田园野趣之感。

枯藤老树保留在步道旁

如果说中国馆、北京园突出了人文景观,那么位于妫汭剧场旁的滨河步道则让观众感受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与环境的相辅相成。这里有7000多平方米的木栈道环绕着湿地,形成一个大圆环,观众漫步其中,可以欣赏芦苇荡、远方的冠帽山,还有众多原生树种。

孙淼告诉记者,木栈道是从湿地上一点点架设过去的,使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很好保护。顺着木栈道一路前行,逐渐步入湿地中央。春暖花开,湿地内的很多植物逐渐呈现出茂盛的生长状态,到了夏季,这里将为观众营造出芦苇荡漾的景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水域,园林工程师们对水域进行了清淤,如今土生土长在湿地中的植物又重新生长出来,在世园会园区这个新家里“安家落户”。

滨河步道的原生态不仅体现在湿地的原汁原味,这里的树木也十分有特点。孙淼指着不远处已经枯死的树木说:“就连这些枯树我们都保留在这里了,就是为了让游客看到生态系统不仅有生机勃勃的植物,也有枯老死亡的树木,让游客在同一个区域内看到植物生老病死的过程。”不过由于有些枯树已经从根部断落,因此孙淼和同事们便把这些断裂的枝干挪到区域内部,以保证游客们的游览安全。

据花木公司介绍,滨河步道补种了1000多棵灌木,1800多棵乔木,树种包括金枝垂柳、国槐、油松、白蜡、栾树、元宝枫等。

新京报记者吴婷婷侯少卿

编辑李丽霞校对危卓

相关阅读:
从习近平忙碌的四月看“我将无我” 图解:如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