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旧金山为何要限制人脸识别

原标题:旧金山为何要限制人脸识别

机器网 www.shi-fen.com

▲图/视觉中国

人脸识别,是当下人工智能的热门领域之一。但对于人脸识别是否应该用于执法,美国正处于立法争议阶段,部分地方政府对人脸识别技术展现出了谨慎和排斥的倾向。比如,近日有报道称,旧金山或将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

对人脸识别,美国不同部门态度不同

今年1月,旧金山提出了一项关于监视技术的行政法规——《停止秘密监视条例》,要求该市的政府部门在使用或购买监控技术前征求监事会的批准,并且每年向监察委员会提交监视技术设备或服务的审计报告。

针对人脸识别技术,该条例特别指出,“人脸识别技术危害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的倾向大大超过了其声称的好处,这项技术将加剧种族不平等,并威胁到我们不受政府长期监控的生活能力。”

某种程度上,西方很多技术应用场景发展得比较慢,就是“重隐私”观念下的身份信息泄露疑虑延缓了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脸识别技术不该用于执法。人脸识别用在追捕逃犯、重要场合快速安检等,都是有必要的。早前,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与机场和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利用生物识别摄像头部署人脸识别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一个作用是帮助识别非法滞留在美国的签证逾期人员。目前,这套生物识别系统推出至今已帮助识别出7000名签证逾期人员。所以,美国的相关部门对此很积极。

而且,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识别签证逾期人员,这与国家安全相关,也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指出的是,旧金山对人脸识别的禁止,并不是全城区域内禁止,只是对政府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至于商业上的应用,比如手机刷脸支付,则并不在此之列。首先,这是因为在商业上、生活中,消费者通过“刷脸”解锁手机、进行电子支付,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大趋势,很难禁止。其次,在商业上的相关应用,消费者是有选择权的,你可以选择刷脸识别,也可以选择密码识别。第三,与逛街被记录不同,解锁手机、登录和使用手机应用,均必须提交身份信息,消费者刷脸,并不意味着多付出额外的个人隐私信息,得到的却是很大的方便。当然,即便如此,仍有相应的法律与规则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数据。

以客观审慎态度看待人脸识别

从更深层面看,这体现了决策机制与新技术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欧美国家的决策机制体现了普通人对新技术的态度。而且,这种机制一定程度上会放大普通人的焦虑,甚至会渲染这种焦虑,以获得民众的支持。然而,这对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那么友好。

欧洲有比美国强得多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隐私,但实际上,这极大地限制了欧洲IT技术、行业的发展。在全球资本市场市值前十的公司中,新技术公司占6家,比如微软、苹果、谷歌等,但没有一家欧洲的公司,在这一波新技术发展中,欧洲已经落后了。

在最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 4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目的是提升人们对人工智能产业的信任——欧盟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没有走在世界前列,在制定规则上,却走在了前面。但在我看来,这个伦理准则会限制欧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比如,欧盟提出的“透明度”准则,要求人工智能的过程是“可理解的”“可复盘的”,虽然理论上可以做到,但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一个“黑箱”,解读行为的因果逻辑的成本会非常高。工程师们要理解“阿尔法狗”为何下在这里,而没下在那里,可能要几周、几个月的时间;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复盘,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欧盟的这个规则被严格执行的话,会严重阻碍自动驾驶在欧洲的发展。对技术的过虑会抑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这反过来又会促成对新技术更严厉的态度。

2018年5月25日,欧盟议会通过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在欧盟成员国内正式生效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用户数据的保护。

但应该看到的是,欧洲在这一轮互联网经济中落后了,几乎没有大的欧盟互联网企业,这个最严条例针对的其实是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

一项新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必定是因为有需求。近几十年来,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改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技术的应用中,必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新冲击,但单纯的禁止是因噎废食,正确的做法是,用客观、理性、发展、审慎的态度,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公开的、广泛的具体分析,从而做到趋利避害。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冰冰校对刘军

相关阅读:
《向往的生活3》导演揭秘,四只小狗为何叫“锅碗瓢盆” 为救妻女在传销窝点跳楼:当有“解救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