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别把区分正统汾酒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

原标题:别把区分正统汾酒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

机器网 www.shi-fen.com

▲4月14日,一名汾酒集团“开发商”展示其与汾酒集团合作开发的4款白酒,但包装上无任何开发商信息。新京报记者吴江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名句,让山西汾阳杏花村的汾酒飘香千载。可如今,杏花村里却不一定有真汾酒。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调查发现,山西著名的汾酒,在市场上却乱象频发。一些顶着汾酒招牌的“开发酒”批发价30元一瓶,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一些包装上印着“汾酒集团”“杏花村”等字样的酒根本查不到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

对新京报的报道,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天发布声明称,公司将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请求执法部门对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进行查处。

其实汾酒所暴露的问题,在中国白酒市场上,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知名品牌,在授权、合作、开发等名义下,主动降低商标的使用门槛,“只要钱到位,名字随便用”,催生出一大批名不副实、质价不符的所谓“开发酒”,说白了,就是“自己山寨自己”。

▲山西汾酒市场乱象:交300万可获授权三无散酒灌装成“集团酒”

据报道,2008年以后,汾酒自有品牌有120多个,合作开发的品牌多达160多个。“汾酒系”牌子多了,加上品牌管理混乱,也方便了一些不良开发商浑水摸鱼——连“买授权”的步骤都省了,直接灌装假冒酒。

这也是为何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一名销售商指着店内各种各样的汾酒,告诉记者说,“汾酒要分股份酒和集团开发酒,这些外行不一定明白,但内行都知道,股份酒才是真正的老汾酒。”

“外行不一定明白,内行都知道”——显然,知名品牌的贴牌乱象不禁令人怀疑,这是相关厂家“打假无门”,还是“故意为之”?但不论如何,消费者只能在信息失衡的环境下,被各式各样的“假汾酒”绕晕、围猎。

这样做对消费者和自身品牌形象带来的伤害,内行恐怕比谁都清楚。但白酒行业利润极大,一些管理者很可能出于“对任期内的绩效负责”,而把品牌变现当做首要目标,从而放任品牌形象的下滑。

但“竭泽而渔”不仅稀释着自身品牌含金量,而且仅就当下的市场而言,也未必是好的策略。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国内白酒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的选择多了,对单个商品的容忍度也在降低,一次策略不对或者形象受损,就有可能让一个品牌从巅峰跌入谷底。

另外,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国内酒类市场并不足够有力,这也给了一些酒企暗箱操作的余地。例如,一些开发酒包装上信息标示不全,有律师表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即便是包装上按规定标注了开发商信息,很多消费者也往往容易忽视。而只要是符合国标的白酒,都可以进入市场,至于区分正统汾酒的责任,也完全转嫁给了消费者,这也是一些“山寨酒”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

归根到底,无论是“自己山寨自己”还是不法商家“浑水摸鱼”,在李逵的地界上李鬼频出,甚至李鬼交了“保护费”就能横行无阻,对于李逵自己来说,无异于养虎为患。而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实在没人有耐心去细细分辨在众多李鬼当中哪个才是李逵——品牌是酒企行业的核心资产,相关厂家务必要珍视。

□陈城(媒体人)

编辑孟然校对李世辉

相关阅读:
曾被装修工绑架 要求赎金200万的院长被双开了 中国首个“医疗从业者专属相互保险”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