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打工妹”到“创业者”:杨美的搬迁路

原标题:从“打工妹”到“创业者”:杨美的搬迁路

新华社贵阳4月22日电题:从“打工妹”到“创业者”:杨美的搬迁路

新华社记者施钱贵、杨洪涛

“手上的订单还没做完,又有新订单来了,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么大潜能。”贵州省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小区里,杨美一边在自己的制衣厂指导着新招录的工人,一边对记者说。

她的老家在凯里市凯棠镇凯哨村,那里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当地群众主要靠外出打工谋生,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

2003年,杨美和丈夫远赴上海打工,在一家制笔厂上班。从普通工人到管理岗,勤劳的她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月薪也从最开始的七八百元涨到了5000元左右。

“一年才回来一次,孩子们都不认识我们了。”杨美说,打工能挣钱,却不能陪伴孩子。为了孩子,在外打拼多年的夫妻俩回到了家乡,但是陪伴了孩子,却又挣不到钱。

杨美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贵州,像杨美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按照贵州省脱贫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188万群众进行搬迁。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累计搬迁入住140万人。

得益于这一政策,杨美一家2016年从凯哨村搬到了凯里市城区的移民安置区,成了“城里人”。

“以前想着一辈子打工就算了,搬迁后就不一样了。”杨美说,到城里安家后,就必须谋一条长久的出路。

2017年4月,杨美参加了当地移民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初步掌握了缝纫机操作、打板、裁剪、缝制等制作服装的技术,逐渐萌生了开一家制衣厂的想法。

办理证照、购买设备、招募工人……说干就干,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经过2个月的筹备,2018年7月,她的制衣厂在移民小区开业了。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制衣厂能够生产工装、白大褂、民族服饰等10多种产品,效益也越来越好。

如今,制衣厂已经招录了1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人。记者看到,上班的工人中,年龄大的50多岁,小的20多岁,不少妇女还带着一两岁的孩子。

“我们是计件工资,上班时间灵活。”杨美说,移民小区里有很多妇女,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不可能像别的工厂一样定点上下班,只要有时间,晚上也可以到车间来上班。

26岁的杨婷从农村搬到凯里市后,也参加了服装制作培训。如今,她在杨美的服装厂上班,既能照顾自己3岁的孩子,每月还有2000多元收入。

对于未来,杨美充满了信心。她说,她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帮助更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业。

相关阅读:
华晨宇:专注和随意,不冲突 离开“动批”“大红门”,商户们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