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见证人间正道
二○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车辆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无人机拍摄)。当日,历经二十六个月封闭维修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车。新华社发
日新月异的南京城里,有一处时间是“静止”的——长江路292号“总统府”蒋介石办公室,桌上台历停在1949年4月22日。“定格”这一页历史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万雄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70年前,一个旧政权轰然倒地,一个革命党即将开启执政航程。
时间是真理的见证者。
人民至上,天下归心。十朝都会南京,兴衰沉浮启示后人:人心向背决定存亡,唯有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方能从历史走向未来。
民心所向,始为正道
“从强盛的大国,到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荣耀与屈辱两段历史折叠在了一个空间,令人深思。”静海寺纪念馆馆长苏真说。
古寺历沧桑,奇耻殊荣关国运。在建城史已有2500年的十朝都会南京,每个地标背后,几乎都能窥见一段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2000:11万——这是1949年4月23日前夕,南京城内共产党和国民党党员的数量对比。
6个月:5年——内战之初,蒋介石妄图消灭共产党的时间表是“6个月”;内战一年后,毛泽东在小河会议首次将对蒋介石的斗争设想为“5年”(从1946年7月算起)。
彼时,国共两党、国际国内的诸多人士,都曾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如此强大且有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为何被共产党打败了?且败得如此彻底?
“如今看来,一切都有迹可循。”南京市委党史办主任徐春在搜集研究了大量史料后认为,1948年秋冬到1949年初,人心的解放在战前已经完成。工人、学生、店员、教授、公务员,各行各业的人民拒绝撤往台湾,保护下大量的机器、图书、仪器和物资,为解放后南京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民为本,共建共享
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国难当头人心是武器;民心所往,大道可成,建设时期的民心就是力量。由此,有着“争气桥”之称的大桥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初期自力更生的典范,更是家国一体、荣辱与共的实证。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屈不挠的基因,从新中国成立、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始终跳动在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中,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城市的建设者、创业者与国家同行、共进。
与民共建,更要与民共享。宏观的数字变化连接着微观的民生获得感,GDP优势直接转变为一项项暖民心、安民心、聚民心的切实举措。
天下为公,大道致远
发展的中国牵手世界,开放的南京用智慧和爱心,同各国人民真诚“拥抱”。
“瞄准科技与产业高效结合,走出一座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江北新区的产业发展构想是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认为,面向未来,南京必须要用国际的标准、国际的规则,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虎踞龙盘,山水相依。一座城市走过百年,南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如今,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
(据新华社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