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人注意,在长三角这些地方异地就医,报销不用再来回跑了!
摘要:昨天召开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推进会传出消息,江苏省南京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常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安徽省六安市等9个新试点统筹区的结算通道正式开通。
看病直接刷社保卡,早已成为人们就医时的常规操作。
不过,一旦患者需要在参保地以外的城市就医,到了报销的时候,就要费一番周折。
就拿上海来说,或许不少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外省市就医,自己先垫付医疗费,事后再回上海报销医疗费。报销时还要带上病历、付费收据或发票,万一缺失或不清晰,必须回当地补全材料。费用超过一定金额,还必须经过审核,所需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
如此繁复的报销流程,让医保这项民生保障举措的效果打了折扣。什么时候异地就医,可以像在“家门口”看病一样方便?
在长三角地区,这一期待正在慢慢成为现实。去年9月,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启动,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省本级,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等8个统筹地区和上海市成为首批试点,这些地区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及异地转诊人员等四类参保人员在试点医院门诊就医时,可以享受到跨省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便利。
异地养老报销医疗费不必回沪
昨天召开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推进会传出消息,江苏省南京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常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舟山市,安徽省六安市等9个新试点统筹区的结算通道正式开通。
更可喜的是,很快这个“朋友圈”的范围将扩展至整个长三角。按计划,今年上半年,江苏、浙江两省将实现市级统筹区联网全覆盖,安徽省也将在9月前,将有条件的市级统筹区纳入联网覆盖范围。不论是在上海生活的“长三角人”,还是在苏浙皖三省就医的上海人,都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随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实施,上海患者、特别是在长三角异地居住养老的上海老人报销医疗费用,明显感到方便了不少。
一方面,在异地居住、养老的参保人员获得就医配药的便利;另一方面,三省一市的参保人员也可以共享区域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转诊就医,还能为患者指明就医医院、甚至推荐医生,让患者少跑冤枉路、治疗更及时。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许宏介绍,直接结算的过程和国家现行的住院异地结算流程基本一致,通俗地说,就是“先备案,选定点,然后持卡就医”。患者只要在上海办妥异地备案手续,就能在就医地直接使用新版社保卡直接结算,不必再回上海报销医药费。异地备案手续可以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或区医保中心办理,也可以通过“上海人社APP”线上办理。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15日,住院直接结算总量已达27.3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59.5亿元;门诊直接结算总量已达3.3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961.4万元,直接结算量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享受到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
不过,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联网统筹区和医疗机构覆盖面还不广,许多患者关心,这样的便利自己何时能享受到?
目前,上海在瑞金、仁济、中山、华山、市一、市六、龙华、肿瘤、胸科、肺科、眼耳鼻喉科、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第一妇婴保健院等15家三级医院及松江区、金山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又增加长征、新华、德达等医院,各区的主要医疗机构也陆续接入异地门诊结算。
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的二三级等医疗机构都将纳入联网覆盖范围,苏浙皖三省根据各自实际,也将结合联网统筹区扩展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联网覆盖范围,确保每个联网统筹区至少有1-2家医疗机构纳入。
上海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通过备案手段便利化,费用结算便利化,不断提升异地结算服务便利性,分批推进扩大试点统筹区和医疗机构范围。“让更多在长三角地区异地定居生活和因大病急需高水平治疗的参保人享受到便利,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沪优质医疗资源会不堪重负吗?
“异地结算后,医保信息系统的压力更大了。”许宏坦言,原来不需要通过医保网络结算的费用,也需要通过医保系统来结算,为医保部门带来一些压力。不仅如此,医保部门的管理压力也更大,需要管理的患者更多了,承担的任务更重了,必须想方设法精简办事手续,争取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是“零跑动”。
“面临这些问题,医保部门要主动作为,改造信息系统,维护好信息系统,绝对不能掉链子。”许宏说,本市医保部门已经采取多种方式对医院开展培训、加强管理,让患者看好病、放心看病。同时,也在改进办事程序,利用多种手段办事,让上海参保人办理医保事项更加方便。
有市民担心,随着长三角门诊异地医保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开展,上海作为优质医疗资源比较集中的城市,势必会吸引更多患者涌入大医院看病,看病是不是更难了?
为避免小病大医、无序就医等现象,各试点地区也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去年9月以来已接受异地结算患者5000多例,并未感受到接诊的压力,医院正在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同时也希望患者有序就医,为确实有需要的来沪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许宏表示,“便利不等于不管”,当前三省一市的医保部门按照“坚持分级诊疗、立足现有基础、分步有序推进”的总体原则,积极配合,同步协调推进结算政策、经办、信息等工作。外省市也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比如转诊必须由当地大医院开具转诊单,如果不转诊就不能直接结算,而且报销比例还会下调。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对实现分级诊疗起到积极作用。
“要遵循分级诊疗的原则,小病是要在社区就医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努力引导参保人员到基层就诊,并在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方面,对到县外就诊的降低一定报销比例,使政策起到杠杆作用。
据了解,下一步三省一市将加快工作进度安排,大力推进联网统筹区和医疗机构的覆盖面,加快实现三省市级统筹区和上海主要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医保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探索长三角医保监管跨省合作,加快推进基于上海平台的三省互联互通工作等。
【现场】生活在嘉善的上海老职工——
一家看病方便多了期待更多惠民政策
“跑一趟实在太辛苦了。”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记者遇到正在做CT检查的陈师傅。回忆起以往看病报销的经历,他连连摆手。
陈师傅虽是嘉善人,且长住嘉善,由于曾在上海铁路局工作,社保卡由上海社保卡服务中心发放。过去,他每次在嘉善看病都必须小心谨慎,从挂号到拿病历、发票,每一步都不能出错。挂号时名字被写错、发票丢失、与病历没有一一对应……任何一个环节有纰漏,都会导致无法报销。
即便是不出岔子,做完这一切后,他还得跑去上海办理报销手续。“以前在车站上班时,还能托同事带去单位。后来退休了,只能自己跑一趟,寄挂号信有时候都不放心。”陈师傅说,“我现在66岁,还跑得动。我老丈人情况跟我一模一样,但他都84岁了。”他说,他家是“铁路职工家庭”,除了他和老丈人外,他的女儿也在上海铁路局工作。而这样的家庭在嘉善绝非少数。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嘉善县有大量铁路职工家庭,他们在看病时大多会碰到陈师傅一样的困境。
所幸,2017年9月,嘉善率先施行住院费用全国“一卡通”。去年9月,嘉善县又率先试点门诊费用医保卡互通。截至昨天,在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使用上海社保卡结算的患者已达1046人次,累计报销金额达10万余元。陈师傅直言,现在他们一家看病“方便了很多”。另一方面,嘉善人去上海看病也方便了许多。持嘉善医保卡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他的腿疼了好多年,当地大小医院都看了,如今听说可在上海刷医保卡看病,他打算抽空“去上海的大医院好好治治腿”。
虽然看病报销方便了,但陈师傅还有一些“心事”。“我是嘉善户口,没法在上海刷卡体检;医保卡又是上海的,不能在嘉善体检。”他说,自己至今无法享受每年由医保覆盖的体检福利。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他希望将来能享受到更多的惠民政策。
【现场】在上海看病的“长三角人”——
好政策要好好普及落地不要再打折扣
昨天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大厅忙碌依旧,有不少患者拉着行李箱来沪就医。
来自江苏的王先生今年66岁,去年11月患癌症动了手术,这次再来住院化疗,“得提前跟我们那边的医院打好招呼,开好证明”。提起异地就医报销,王先生有不少苦水要倒:程序复杂,等待周期起码3个月,报销比例也不清楚,等款目到账,专门去银行开单子才搞得明白。
70岁的吴女士是安徽人,常年跟子女定居上海,一直没有上海本地医保,大病得自费垫付,小病尽量少去医院,“查个血糖挂号就要十几元”。吴女士说,日积月累,正是这些“小开支”给她带来了“大压力”,“我的退休金每月不到3000元,我跟老伴喜欢旅游,这两年都不去了。”
类似的烦恼纪女士家也有。大约30年前,纪女士一家来沪发展,但她母亲迄今没有上海医保,这一直是81岁的老人放不下的心事。“我母亲每次看病都心疼钱。”报销是个大工程,家乡已没有亲戚可托付,纪女士每次不得不请假,专门跑一趟,发票隔年不能再报,她得算好时间。纪女士表示,她身边跟她情况相似的有很多,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不小。
实现医保互联互通,让外地人在上海也能安心就医,这项政策纪女士盼了许久。浙江嘉兴的黄女士提前享受到了。她在上海住了多年,肾有老毛病,之前看完病,要攒下一叠一叠的发票,回嘉兴报销。去年底,听说长三角地区医保卡可以异地就医,她赶紧回嘉兴备案,再回上海看病,“我本来准备好要掏钱,结果卡一刷就扣掉了”,省时省力。
好的政策总能收获不少人气。听完记者介绍,从江苏徐州来的徐先生“举双手赞同”这项新规。2018年9月,江苏徐州就已被纳入长三角门诊结算统筹区域覆盖范围中。“但我怎么没听说?具体政策落地会不会再打折扣?”今年62岁的他是一位退休教师,平时新闻看得不多,手机也不怎么会用,“这么好的政策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呢?像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太懂。”他认为,政策普及很重要。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吴頔题图来源:IC photo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