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探访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平谷区

原标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探访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平谷区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题: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探访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平谷区

新华社记者张骁李犇

在距离北京市中心60多公里的丫髻山畔,“松柏盖顶、果树缠腰、川内桃红”的多彩画卷已经铺开,22万亩桃花盛放争艳,这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北京市平谷区的独有景致。在荣膺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背后,平谷区走出一条绿意盈盈的发展新路。

67.9%的背后

从平谷城区驱车1个小时,记者抵达平谷区镇罗营镇玻璃台村。

时值周末,比肩接踵的游客们可能想象不到,眼前这片桃花嫩红、梨花皓白、苍松翠绿的“彩林画卷”,其实是一片人工林。

镇罗营镇林业站站长杨永军告诉记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玻璃台村周边难觅树林,山泉也变成浊水。大量村民开始外迁,全村一度只有20户人居住。为了改善玻璃台村生态环境,杨永军发动村民往山上背土,栽种树苗。山上缺水,第一批小树几乎“全军覆没”,他就盯紧天气预报,趁下雨时抢栽树苗。

从那时起,村民给他起了个外号:“座山雕”——这不是指电影里的角色,而是指杨永军上山种树时,少则7天,多则半个月不回家。树没种好,“座山雕”就扎在山里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个位数。现在,平谷区的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全区森林绿化面积达到67.9%。这背后,是平谷人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点干出来的!”平谷区园林绿化局森林公安处处长任达伟说。

如今,让镇罗营镇副镇长赵明革感到欣慰的是,玻璃台村的常住村民已经超过100户,招待宾客用上了“山泉水”,镇罗营镇也将依托这些“绿色成果”发展全域旅游。

从“黑水湾”到“金水湾”

平谷区自古产金,有“万两黄金县”之称。然而这座“大金山”,却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

2004年,平谷区全面禁采金矿资源。2016年5月,平谷区金海湖镇黑水湾村曾发生盗采金矿案。盗采金矿案发生在基层,乡镇看得见违法行为,但没有执法权;执法部门管理重心偏高,不能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行为——这就造成了“腰来腿不来”“你来我不来”的执法断链情况。

2017年,平谷区开展“双安双打”行动,将执法“主导权”下放到乡镇,一旦乡镇“吹哨”,相关部门要在30分钟内响应,这也是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雏形。

为使乡镇和区委办局形成工作合力,金海湖镇列出3张清单——职责清单,明确“哨”吹给谁;问题清单,乡镇把想解决的问题列入台账;绩效清单,相关部门工作搞得好不好,乡镇来考核。

“双安双打”行动后,金海湖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肆虐多年的“挖山、挖河、挖金”现象已经绝迹。

随着植树造林、疏解整治促提升等工作的开展,黑水湾村的“采矿人”也转型为“护矿人”“护林员”。未来,一个全新的“金山”主题文旅项目将在此落地。

“前段时间,村民们一致决定将黑水湾村更名为金水湾村,别看只有一字之差,背后是我们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只有把大自然赋予的金山银山,打造成生态文明的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当地干部说。

从废枝烂叶到“过桥”为宝

平谷区是远近闻名的大桃产地,年产大桃超过3亿公斤。每年因桃树剪枝产生的枝条、落叶等废弃物高达20余万吨,如果用焚烧、乱堆乱放的方式处理,既造成大气污染,也破坏了村容环境。

平谷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佟全锁说:“沼气站的沼液、剪下来的废枝和动物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于是我们想到,只要用机器把废枝粉碎,再通过精确的配比把它制成有机肥,就能让废枝回到地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平谷区“变废为宝”的“生态桥”治理工程可谓巧妙。

在平谷区刘家店镇生态一桥工程现场,村民胡殿文告诉我们,现在农民把废枝送到“生态桥”,可按“1吨枝1吨肥”的比例换肥,老百姓不花1分钱,还省去每年数千元的化肥开销。而且有机肥培育的大桃保质保量,口感还提升了。

在平谷区夏各庄镇的生态二桥工程现场,经过分拣、破碎、筛分等流程,建筑垃圾变为还原土和再生骨料,再经加工,就变成了步道砖、透水砖。我们在夏各庄镇看到,曾经的建筑垃圾,已经用于建设农业大棚。

“随着生态桥等项目的推广,现在的平谷区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小勇说。

“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础上,我们不断擦亮‘山水平谷、森林城市、花果田园、人文胜地’的金名片。”平谷区委书记王成国坚定地说,平谷区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筑牢首都东部生态屏障。

相关阅读:
足协杯32强有黑马,国安对手周日敲定 首次披露:响水爆炸事故前,盐城被指“化工整治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