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20年DTP药房市场将达6100亿 医药流通龙头加速布局

原标题:2020年DTP药房市场将达6100亿医药流通龙头加速布局

机器网 www.shi-fen.com

本报记者朱萍实习生刘金健王明昊北京报道

导读

 DTP药房容纳了医院流出的大量处方药购买需求,承担了部分慢病管理职能,并可以通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意见和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

 DTP药房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DTP药房有大约1280家,销售过百亿,到2020年,特药药房市场将达61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在4月16日零售药店经营特殊疾病药品服务规范贯标发布会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DTP药房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药店,后者以销售OTC类药物为主,经营品种有限且经过多年竞争利润较低,而DTP药房获得生产制造企业的药品经销权,患者在医疗机构获得处方后,可从药房直接购买药品并获得专业指导与服务,经营品种主要以抗肿瘤、罕见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的新特药为主。

由于巨大的市场空间,DTP药房(经营特殊疾病药品零售药店)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其中便包括医药流通行业龙头企业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在业内人士看来,DTP药房布局也将为医药流通巨头们提供更多增量。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正处在变革中。年报显示,2018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445.25亿元,稳居医药流通行业龙头地位。在药品分销业务上,华润医药约1329亿元;上海医药收入1394亿元,赶超了华润医药。

对于上海医药分销业务的赶超, 4月9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朱建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对拥有较强DTP药房的康德乐等企业的收购,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核心还要看管理整合和业务创新。

 6100亿元DTP药房市场

特药药房是经营特殊疾病药品零售药店的简称,俗称DTP药房,这是一种药店获得制造企业产品经销权,患者在获得处方后从药房直接购买药品并获得专业指导与服务的模式,经营品种主要以抗肿瘤、罕见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方面的新特药为主。

西南证券发布的《医药流通之DTP药房专题报告》指出,由于DTP行业的特殊性,该业务对药房的客户来源、产品来源、库存管理与物流能力和综合的药事服务能力等软实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市场进入壁垒较高。

叶真介绍,目前国内DTP药房有大约1280家,年销售额超过百亿。为此,DTP药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如2018年2月,上海医药完成对康德乐中国的收购,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总代理商和分销商,并与罗氏、默沙东等外资药企签署合作协议。

 2018年年内,上海医药共获得15个进口药品全国总代理,囊括了两大 PD-1新药欧狄沃(Opdivo)与可瑞达(Keytruda),以及日本卫材公司的肝癌一线治疗新药乐卫玛(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等重磅产品。2018年进口药品占上海医药药品分销收入55.04%。

华润医药和国药控股同样在DTP药房市场有所布局。截至2018年末,华润医药共在66个城市开设了140家DTP药房。另据了解,华润医药不仅局限在医药商业领域的并购,更加注重对有特色的制药企业的并购,包括上海国邦医药、连云港德众药业、江苏南山药业、国药广安医药等。

 4月16日,上海科圆信海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医药市场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特药需求上升。“新特药上市步伐正在加快,在获得医保报销之后,产品中长期渠道拓宽,销量有所保证。”

一位跨国药企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DTP药房反映出药品流通环节中的内生需求,它为专业药厂商提供医药分家后的药品销售渠道,同时也能够提供稀缺的一手患者用药信息,尤其是平时较难找到的罕见病患者。

“更重要的是DTP药房容纳了医院流出的大量处方药购买需求,承担了部分慢病管理职能,并可以通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意见和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上述负责人指出。

事实上,2018年上海医药收购康德乐也使得其在药品分销领域座次排名迅速提升。

根据年报,国药控股医药分销2018年营收为2810.49亿元,位居三大流通企业榜首;华润医药2018年分销业务收益约1329亿元,上海医药2018年分销业务收入1394亿元。

龙头企业加速布局

在朱建云看来,上海医药对康德乐等的并购是其赶超华润的主要原因。“并购对排名的影响反应较快,是影响上海医药与华润医药竞争态势因素之一,但核心还要看管理整合和业务创新。”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药控股在药品流通领域具有绝对主导权,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的物流能力也在持续增强;尤其是上海医药在并购康德乐中国区的分销业务后,其物流配送能力快速增强,并且在分销进口药物上具有较大优势。

政策影响下的医药流通市场变革,小企业呈退出之势。3月26日,太平洋证券发布报告分析称,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早期“多、小、散、乱”的特征在两票制、零加成等医改政策的影响下不断改善,流通企业龙头通过兼并小企业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认为,从中长期看集中度提升,医药流通行业企业业务结构调整打开空间,行业政策进一步推动小企业被收购兼并或逐步退出,龙头公司份额提升。数据显示,小企业的逐步退出促使行业内药品批发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16300家下降至2017年的13146家,并呈继续下降趋势。

而当下对制药企业影响巨大的带量采购政策,对医药流通企业也产生很大冲击,尤其是医疗机构的分销业务。

红阳资本认为,带量采购会削弱医药流通企业的药品销售和推广的优势,传统赚中间价的贸易模式将被重组,其次,药品带量采购带来的药品价格下降会影响终端药店的业务,带量采购的扩容势必挤压零售药店的生存空间。

政策影响之下,三大医药流通企业积极对未来发展进行布局。

尽管上海医药在分销领域赶超华润医药,但华润医药总体营收仍超过上海医药。在未来布局上,华润医药将发展战略对准重点产品和核心治疗领域。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巩固制药业务现有品牌、生产以及营销资源优势,持续关注疾病谱变化,拓展心脑血管、抗肿瘤、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完善慢病治疗、专科疗法和输液疗法相结合的化学药产品组合。此外还要挖掘中医经典名方,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大健康业务发展。

而上海医药也表示继续在优势领域深耕。年报显示,其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全年销售收入过亿产品达31个,其将在医药工业板块深化销、产、研三大中心的管理体系完善,形成按治疗领域跨组织的产品发展协作工作机制。在医药商业板块,上海医药大力推进省级平台建设,做好重点省份“一省一策”管理,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及资源共享。

另据年报,2018年内,上海医药共有卡托普利片等四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和布洛芬缓释胶囊等32个品规已完成BE实验并申报至国家药监局;华润医药开展了40个以上一致性评价专项项目,其中有超过18个已经开展或完成了BE实验,四个品种已经完成申报,两个品种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

而国药控股则表示将继续推进分销网络下沉,优化网络布局,积极把握政策机会窗口,提升分销份额。此外,医疗器械业务也是其调整结构的战略性板块,在未来布局中,国药控股将把握器械业态发展态势,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

在创新领域,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均把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能力及开放研发合作作为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国药控股则在探索供应链服务新模式,研发药品追溯系统,打造统一追溯平台,推动运营模式变革。此外,华润医药还将培育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作为目标,上海医药则致力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持续创新业务模式。

国际业务布局也受到三大药企关注。国药控股把打造走向国际化,整体领先的药品零售终端网络作为其零售业务的目标。华润医药通过产品进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希望实现海外业务布局的突破。上海医药则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医药投资与出口的机会。

相关阅读:
“无视”全球资本大撤离? 中国逆势增持美债之谜 马来西亚高官力挺华为:选华为有助国家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