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平凉驻村“站长”变“活地图”打通信息致富路
中新网兰州4月16日电(梁璐)“潘口村交通不便利,信息不对称,山里农户有的是绿色产品,缺的是沟通外界的专属信息平台。”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华所镇潘口村驻村干部樊锦提醒自己,“时代不同了,脚下的路走不通,那就打通信息高速路。”
于是,樊锦注册了“58同镇”,当起了花所站“站长”。谁家有土鸡蛋,“站长”领着企业进山上门收,谁家有杏树苗,企业与农户单线联系买。一来二去,农户们足不出户就有钱进账。
甭看现在樊锦在潘口村的工作开展得如鱼得水,一年半以前,她离开熟悉的西阳乡来到这里时,内心还是充满忐忑。与西阳乡尹山村不同,潘口村地处崆峒区花所镇北部川区,这里群山阻隔,交通十分不便。
图为樊锦手绘的村地图。梁璐摄
初次进村正值夏末秋初,暴雨中樊锦开着车连村部都找不到。头几回入户,家家门前的狗狂吠不止,她左手拎个包,右手提根棍,一边防着狗一边往进走。记不住路,那就画下来。无数次入户迷路后,她沿着走村入户的印象手绘了一张地图,全村7个社56户贫困户的户主姓名、脱贫与否、外流与否跃然纸上。
一年半时间,全村的地形和户情,从樊锦手绘的图上刻在了心里,又记在了脚下。曾打趣她记不住路的包村干部柳小花佩服得不行:“这个城里的时髦媳妇子现在连高跟鞋都不穿了,记咱潘口的路比我都记得全!”
不只记路,樊锦唯恐自己记性不好耽搁了农户了解政策,错失了带领农户脱贫的机会,便把国家扶贫政策、农户户情介绍、村情脱贫概况一一记录在入户时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如今,谁家年收入是多少、谁家老人该体检了、谁家孩子领了助学金,她早已烂熟于心。
75岁的朱生龙老夫妇提起8年前因贫离家再无音讯的儿媳,眼眶又红了。“真是苦了孙娃子,学习好,啥都不用操心,唯独不能提他妈。”见过了太多的困苦,樊锦深知阻碍百姓脱贫的根源是思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山里娃有出路了,日子就不苦了。”为了激励孩子自立自强、努力求学,她想方设法联系到2名平凉籍爱心人士,为3个贫困孩子长期捐助文具、书本、玩具,并承诺负担他们大学期间的学费。
提起“樊站长”,村民们不由得竖着大拇指,而她也不负百姓期望,时刻奔走在为民送暖解忧的路上。近年来,樊锦先后获得“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优秀驻村工作队长”等殊荣。走过花所镇的幸福桥,樊锦满怀希望,“新的一年‘三变’改革、产业扶贫是重点,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信心满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