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一粒青稞看藏区牧民生活变迁

原标题:从一粒青稞看藏区牧民生活变迁

从一粒青稞看藏区牧民生活变迁

新华社西宁4月15日电(记者王金金)4月初,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塘格木镇曲宗村牧民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青稞播种。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满田野。忙碌了一天的牧民们收拾好行头,三三两两向家的方向走去。“今天累了一天,不想做饭,打算拌糌粑(青稞制品)吃”,“就是,吃青稞管饱”……牧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青稞,藏语称为“乃”,是藏区同胞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在青藏高原上有约3500年的种植历史。它是青海省种植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青海农牧业生产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54岁的公保和青稞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原来种青稞真是苦,用‘二牛抬杠’的办法,不仅累,效率也不高,一天最多耕两亩地,我们一家8口人有10亩地,产的青稞还不够自己吃的。”谈话间,公保拿出早已舀好的青稞面,放入一块酥油,倒入奶茶,缓慢地转动着小碗,开始熟练地拌糌粑,“现在青稞品种改良,亩产可以达到500斤以上,吃糌粑已不再是奢侈的事。”

“早晨起来一块大的糌粑、一碗热奶茶,晚上一小块糌粑、一块肉,就是我家过去每日的食谱。”40多岁的村民桑吉尖措说,现在很多蔬菜、水果都可以买到,可选择的饭菜也变多了。“我们吃青稞糌粑的次数在慢慢减少,有时半个月才吃一次。火锅倒是每两周要吃上一回。”桑吉尖措打趣道。

伴随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群众的生活饮食在悄然改变。而在这种变化之中,青稞也由牧民们的“温饱粮”变成了“发展粮”“致富粮”。如今,公保带着村里160多户村民成立了青稞种植合作社,经营管理着1.3万亩青稞地。

记者看到,劳作时,撒肥机在万亩青稞地里奔驰,耕种整个大田也只需要10人左右。公保说:“去年政府下发了80万元的农机补贴,合作社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等设备,节约了不少人力。”

桑吉尖措家的36亩青稞地也入股了合作社。他说:“老人在家带孩子,年轻人外出打工,种植能手留在合作社种地领工资,机械化生产、成立合作社把我们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了,在合作社种地一天可以挣150元,村民还能去城里打工,这又是一份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曲宗村青稞种植合作社是青海省青稞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截至2018年年末,青海省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2018年青海省政府投资7700万元,实施青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多措并举下,青稞产业对藏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益日趋显著。

“‘冬不白,夏不绿’,去年雪多雨水好,今年的收成肯定没问题。”望着万亩青稞地,公保信心满满,“合作社挣了钱还打算建青稞加工厂,把青稞做成拉面、饼干,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

相关阅读:
  • 36年巡边护边 他做3号界碑的守望者

    36年巡边护边 他做3号界碑的守望者

    原标题:36年巡边护边他做3号界碑的守望者胡拥军在界碑前敬礼。王范平摄下图:胡拥军在巡逻路上。朱新宁摄新疆北部山区,哈萨克族牧... 2024-10-26
  • 混战威士忌,冰火两重天

    曲终人散,葡萄酒大多成了白酒企业的拖累。威士忌行业越来越热闹了。今年以来,先是天佑德上线三款青稞威士忌,古越龙山宣布2024年将小批量预售整桶威士忌的消息。之后 2024-10-15
  • 1627名牧民 告别“看天用电”

    1627名牧民 告别“看天用电”

    9月29日,青海苏里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最后一个大电网未覆盖乡——天峻县苏里乡通上了大网电,454户1627名... 2024-10-08
  • 美媒:原有牧场被占用,尼日利亚牧民在首都街头放牛

    美媒:原有牧场被占用,尼日利亚牧民在首都街头放牛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联社8月26日报道,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尼日利亚的牧民失去了原有的牧场,“背井离乡”的牛群甚至阻塞了... 2024-08-27
  • 身为“特战尖兵”的他,为何在牧民中如此“受欢迎”?

    身为“特战尖兵”的他,为何在牧民中如此“受欢迎”?

    原标题:身为“特战尖兵”的他,为何在牧民中如此“受欢迎”?草原深处的爱心使者——记武警内蒙古总队巴彦淖尔支队大队长布和图木... 2024-08-03
  • 奔赴草原上的体育盛会

    奔赴草原上的体育盛会

    选手在草原那达慕搏克比赛中。本报记者吴勇摄牧民参加2024鄂尔多斯那达慕开幕式。王正摄(影像中国)小选手参加草原那达慕射箭比赛... 2024-07-26
帮孕妇系鞋带的好心男子找到了,原来是北京密云交警 上海大歌剧院公布设计方案:黄浦江畔凌空展开“中式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