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川首次发现欧亚水獭稳定种群

原标题:四川首次发现欧亚水獭稳定种群

机器网 www.shi-fen.com

保护区内拍摄到的水獭唐家河保护区供图

近日,记者从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唐家河保护区)获悉,根据最新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唐家河保护区两条主要河流中都有欧亚水獭活动,推测在主干流域分布有7-8只水獭,种群稳定,不会因数量太少而导致灭绝。

“这种稳定的水獭种群,在四川是第一次发现。”唐家河保护区科研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四川其他地区很少有发现水獭。即使少数发现的,也是“形单影只”的水獭。

这次发现稳定的水獭种群,为四川动物地图填补上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外表“呆萌”的水獭,既是旗舰物种也是淡水栖息地的顶级捕食者。记者还了解到,它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也被评估为濒危,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可以说是淡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

欧亚水獭

“淡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

欧亚水獭是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以及顶级捕食者,是健康水体的重要指示物种,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历史上在中国分布较广。从1950年起,由于狩猎、栖息地破坏、水污染、水电站修建、宠物贸易及鱼类资源过度捕捞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数量急剧下降,很多省份已多年不见其踪迹。有研究者把水獭比喻为“淡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

稳定种群

“类似人类的一个大家庭具备了持续繁衍生存能力”

在唐家河保护区,两条主要河流中都有欧亚水獭活动,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河段中最常发现它的活动痕迹,研究者推测在主干流域分布有7-8只种群稳定的水獭。

记者了解到,这次唐家河保护区开展样线调查,采用了红外线摄像机监测、DNA检测等方法。“7-8只水獭”的数据是根据综合调查结果得到的。“一个稳定的水獭种群,类似于人类的一个大家庭,具备最基本的持续繁衍生存的能力,”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种稳定的水獭种群,在四川是第一次发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四川其他地区很少发现水獭。而少数发现的地方,水獭基本都是“形单影只”。目前,四川省水獭的数量及分布范围已经很小了,多数地区已经没有水獭分布了。

五年保护

50多台红外线摄像机监测为偶遇水獭“晨昏出没”

事实上,唐家河保护区发现水獭的身影已经不是第一次。5年前的2014年,保护区工作人员野外巡护时,首次拍摄到水獭画面,自此拉开了对水獭保护研究工作的序幕。

去年4月下旬,保护区成立了欧亚水獭监测队,启动了专项监测调查工作。目前科研中心正在对前期采集到的水獭粪便等样本进行DNA检测,以便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保护区内水獭的种群数量以及结构。

“水獭的粪便颜色和形态,会因为食物的不同而不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水獭吃得很杂,蟾蜍、青蛙、鱼类、鸟类都是它的食物,“如果鱼吃得多,粪便就会是灰白色掺杂一些骨状物;如果食物有鸟类,粪便中可能会出现羽毛”。

水獭的活动区域一般都在河附近,窝一般也在河边隐蔽处。它的粪便一般会在河流中的石头上,比较容易发现。此次调查所划定的35条样线,基本也是沿河而行。同时,保护区还布设了50多台红外线摄像机。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水獭一般会在晨昏两个时段出没,胆子小、很警觉,遇到人会很快离开。但野外调查近一年,还是多次遇到水獭。这看似不经意相遇的背后,其实调查人员将自己的生物钟也调整为了“晨昏出没”。

今年3月中旬,唐家河保护区还是冰雪覆盖。野外调查工作人员在河边开展水獭样线调查时,甚至一脚踩滑,整个人摔到冰面上。

意义非凡

水獭存在意味着水质好、干扰少河流生态系统正常

国际最高水平水獭专题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水獭研讨暨培训交流会”,近日也在唐家河保护区科研交流中心开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水獭研究专家与保护者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唐家河水獭纪录片“唐家河——欧亚水獭的庇护所”进行了首映。

目前,全世界共有13种水獭,我国有三种,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次发现稳定种群的欧亚水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根据IUCN红色名录,物种“近危”是未达到极危、濒危或者易危标准,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

虽然研究者把水獭比喻为“淡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大熊猫’”,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同于大熊猫,水獭的存在还可以控制鱼类数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水獭的存在,意味着水质好,人为干扰少,河流生态系统正常。(记者林聪)

原标题:四川首次发现欧亚水獭稳定种群“推测有7-8只,可持续繁衍”

新闻链接

邛崃山系首次通过影像记录到欧亚水獭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1日对外公布了欧亚水獭的画面和视频。据悉,这是邛崃山系首次通过影像记录到该物种。夜间黑白画面里,一只水獭在石滩上跳跃,并不时潜入水中捕捉猎物。

据悉,从今年2月开始,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社区访谈、样线调查和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对区内水獭资源进行了调查,在卧龙镇河道附近安装的红外摄像机成功捕录到欧亚水獭的身影。这次调查,为水獭生存在邛崃山系提供了有力证据,为研究保护区内水獭习性、行为、数量、分布区域等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新华社)

相关阅读:
“三江文化旅游50城”和“三江流域100景”名单发布 我省四地和多个景点上榜 四项重点公路续建项目全部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