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房子和新房子:变迁的记录——西柏坡蹲点手记
干净整洁的街道,白墙灰瓦的民居,西柏坡的新民居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记者张昊摄
春暖花开,西柏坡的游客更多了。
参观完中共中央旧址,有的游客还会到仅一墙之隔的西柏坡村转一转,拍一拍,吃个农家饭,或者干脆找个农家乐住下玩几天。
小村恬淡幽静,街道干净整洁,各式各样的房子称得上是一道风景。
老房子:见证风云,讲述奉献
阳光穿透村民闫庆利家二层楼的玻璃窗,屋内老母亲盘腿坐在床沿捻线头,老父亲闫兵书靠着沙发打瞌睡。
这样祥和的一幕,在70多年前,是一种奢望。
在闫兵书老人的讲述中我得知,1942年,日本鬼子进了村,烧了很多房子,村民们只好借住到亲戚家或想办法再找个地方盖新房。谁也没想到的是,那些被烧毁房子残存的石基,后来有了大用场。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时,除租用了一批民房外,也就着这些石基建了一些简易的土坯房。
“董必武刚来西柏坡村时的住所,就是在我家被烧毁的老宅上盖起来的。”村民闫青海告诉我。
交通便利、村小人少便于保密、80多户中有20多名党员的良好群众基础,都让西柏坡村得以在滹沱河沿岸众多山村中脱颖而出,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张黑白照片上,依稀可以看到当年西柏坡村的模样:条块明晰的耕地和蜿蜒曲折的土路,抱拥着疏朗的民房。
就是在这些土坯垒墙,石头为基,大树作房梁,芦苇盖房顶,抹着白灰和泥巴的小平房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上演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风云际会。
“聂荣臻曾夸赞滹沱河两岸,是晋察冀的乌克兰。”73岁的闫文进回忆,1947年,西柏坡村有686亩地,年产粮食28万斤,“全村人几乎没断过细粮。”
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人和平山10万百姓一起,舍小家,顾大家,告别了肥沃的土地和安身的老宅,大部分人投亲靠友到外地安家,有十多户人家故土难离,来到了200米外的山坡上开山辟田,再建家园。
从石头缝里刨地,在梯田上挖地窝当房,在山坡上熬了一年多,村里才盖起了第一批移民住宅。
距离西柏坡村不远的夹峪村,还保留着当年库区移民的首批住房:木制窗棂,土坯断墙,格局大多三间正房、两间偏房。
今天,在中共中央旧址参观时,讲解员们都会告诉游客:这些房子虽然是后来重建的,但是旧木料、文物等都是原来的实物,是当年修水库前,西柏坡村人按照文保部门的编号一件一件从原址搬上来的。
1972年重建中共中央旧址,仅有50多亩耕地的西柏坡村又无偿捐献出24.5亩土地。
“老区人,就是这样,国家需要,我们就舍得!”闫文进说。
新房子:刷新美丽,记录奋斗
如今的西柏坡村,房子有多种样式,三四层的农家乐、二层的小楼、豁亮的平房大院,全部是美观坚固的钢混房。
改革开放后,村里家家户户都翻盖了新房,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但那时的房子都是中规中矩,谈不上舒适。2014年建设美丽乡村时,盖的新房子就有了设计的味道。
“我家6室4厅2卫,是我和施工队商量着定的。为了孩子们都回来时住着方便。”闫文进家是平房大院,屋里屋外拾掇得利利索索,屋里还摆满了绿植。
在村里,房子的格局每家每户都不同,闫庆利家的小二层楼就足足有12个房间,阳面全设计成落地窗,对面就是岗南水库,真真儿就是“湖景大房”。还有,各家院门上,门楣上的字不带重样的,“国泰民安”“幸福之家”“创新业”“勤俭居”……透着过上好日子的精气神儿。
漫步在敞亮的环村水泥路上神清气爽。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组分类垃圾箱,保洁员巡村转,垃圾每天清。“2013年,西柏坡镇开始铺设污水管网,全面建成后全镇16个村都能辐射到。”西柏坡镇副镇长韩永忠介绍,2015年,“厕所革命”让连茅圈在西柏坡成了历史,厕所进院入户,都改成了水冲式。
村容村貌大变,质朴乡风未改。
村里谁家盖新房,上房顶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哪怕有人之前和主家吵过架、拌过嘴,这时候也会不计前嫌。
86户人家的西柏坡村现在有20多家农家乐,它们都是在村民自己家的宅基地上建的,既经营也自住。
如今村里最气派的农家乐,是韩花珍老人家四层楼的宾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韩花珍卖掉了家里的一只公鸡换来2.8元,置办了烧水铁壶、瓷碗,推着小推车“练摊”,成了西柏坡村第一批“万元户”。1993年前后,她的女儿闫文翠承包经营西柏坡供销社,后又开餐馆。旅游旺季时,一家人经常忙到深夜。
2002年,韩花珍的小外孙闫二鹏又建起一家农家乐,客房有40多间。前年,大外孙韩立鹏自建的宾馆也开业了,出手不凡,上来就是个农家乐的“升级版”,光一个大会议室就可容纳160人。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西柏坡的新房子里也装满了故事。(记者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