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柏坡,启迪新时代“赶考”征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70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河北西柏坡启动,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揭示中华儿女百折不挠、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气概。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70年后的今天,如何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征程,迎接更大的胜利?请看记者从西柏坡发回的报道。
——编者
70多年前,烽火连天,电波“嘀嘀”,党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村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今年清明时节,许多人来到滹沱河畔的西柏坡,昔日电波穿越时空激荡回响。小山村是一部“巨著”,从中可以读出苦难到辉煌的奋斗史诗,照亮新时代的“赶考”征程。
精神高地红色精神代代接力
“我两岁时得了一场病,家里很穷,看我治不好了,家人把我放在门口的碾盘上。当时住我家的董必武夫妇发现后,把我送到部队卫生所,救了过来。”回忆往事,西柏坡村73岁的党员闫青海,用粗糙的手背抹起眼泪。如今,那个碾盘仍静静立在他家门口,“吱呀”声声,讲不完鱼水情深。
闫青海有41年党龄,他的叔叔闫志廷曾当过村支书。“叔叔过去常给人讲革命故事,我都记在心里。”闫青海说,“他去世后,我接着讲。让更多人了解过去。”
西柏坡纪念馆建成后,许多人慕名来到革命圣地。闫青海平均每周为人们“主讲”两场革命故事。没有大话,全是“土话”。多年来,他的白发多了,皱纹深了,但一腔深情从未改变。
红色精神代代接力。女儿闫文彦是“90后”团员,她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西柏坡纪念馆专业讲解员,当起“红色主播”。“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每当闫文彦唱起当年支前的歌曲,游客顿时安静下来,默默听完,沉思良久。
西柏坡是精神高地。“西柏坡是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转折点。”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康彦新说,“‘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要义之一,越是接连取得胜利时,越要保持清醒。”
从“两个务必”到“两个永远”,“赶考”永远在路上。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历史照鉴未来,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2008年突破120万,2013年增至500万,去年跃至586万——西柏坡纪念馆的参观人次不断攀升。每天都有许多干部群众来到西柏坡,探访“赶考”足迹,寻找前行力量。登高极目,滹沱河水源远流长……
赶考源头艰苦创业脱贫致富
西柏坡村仅有80多户,村里“两个务必”广场附近两座4层小楼格外显眼,这是村里“地标式”宾馆。可谁能想到,这两座楼是一位大娘靠卖鸡换来的2.8元起家的。
当年因修岗南水库,西柏坡村后靠搬上高岗,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人均不足3分旱地,在土里刨食的年月,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像许多乡亲一样,50多岁的韩花珍日子紧巴巴,“一分钱恨不能掰两半花。”
改革的春风染绿西柏坡,游客也多了起来,但最初景区连一杯水也买不到。村里有人提醒她:现在党的政策好,可以做买卖!
没本钱,咋做生意?老区人能吃苦。1990年前后,韩花珍忍痛卖掉一只公鸡换来2.8元,置办烧水铁壶、瓷碗。在乡邻疑惑的眼光里,她推着小推车“练摊”,风里来雨里去,她成为小山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第一天卖了6角钱,第二天没卖一分,第三天卖了1.2元,韩花珍唱着小曲儿回家了。从一杯水到茶叶蛋等,小茶摊焐热一家人的生活。有一年,韩花珍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花了500元!这一“唱”再次轰动小山村。起早贪黑苦心经营,她家成了“万元户”,这是当年多少农民的梦想!
太行山深处的西柏坡曾长期被贫困“缠绕”,一个茶水摊激活了闭塞的柏坡岭。许多村民不等不靠,纷纷摆摊设点,粗糙的双手勤扒苦做,改善生活。
“先富起来”的韩花珍一家,创业步伐越迈越大。1993年前后,女儿闫文翠承包经营西柏坡供销社,后又开餐馆,当时都是村里最大的“商场”和“饭店”之一。旺季游客多,一家人经常忙到深夜。
2002年,韩花珍的小外孙闫二鹏建起“农家院”,客房从25间扩到40多间,床具、桌子都是精心订制,可一次性接待600人用餐。还开设拓展训练场。眼下,宾馆还在扩建升级。2017年5月,大外孙韩立鹏自建的宾馆开业,有标间有套房,会议室可容纳160人。
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西柏坡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全村的“农家院”发展到20户左右。周边村民近水楼台“齐”得月,一起发家。
当年,党中央在土坯房指挥“三大战役”。如今,西柏坡村全部建成美观坚固的钢混房、小楼。去年,西柏坡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多半农户买了小轿车。环村路原本1米宽的土路,近年扩建为5米宽的水泥路。过去石家庄到西柏坡要在山路上盘旋两个多小时。2011年西柏坡高速开通,车程缩到一小时。
“电波”再度传喜讯,2018年平山脱贫攻坚战告捷,甩掉戴了32年的贫困帽!
追梦时代创新转型蹚出新路
距离西柏坡景区1公里,有片整齐的新民居——梁家沟新村。同在柏坡岭,同饮一湖水。昔日封闭的小山村勇于求新,转型升级,闯出新路子。
行走梁家沟,“新”是最强烈的感受。梁家沟有80多户村民,过去散居山岭,生活不便。拆旧村、建新居,2009年村里请专业机构规划,统一建房,集中居住,改善基础设施。
图纸出来了,钱从哪来?一些农户习惯守摊子,不想挪窝,又咋整?村主任韩志平拿出1万元,和党员、村干部凑齐20万元启动资金,带头盖新房。为鼓励建新房,村里承诺为搬迁户每人补助5000元。一栋接一栋,一个全新的居民区赫然出现在柏坡岭下。
拆旧村腾出新空间,干什么新营生?2018年老区人开启二次创业,村里以腾出的土地入股,引入一家公司建设西柏坡红旅小镇,带动西柏坡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去年底红旅小镇建起美食街和旅游商品街,太行山民居风格,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梁家沟占40%股份,为保证村民利益,红旅小镇每年保底交村里200万元,给村民分红。
新业态,新模式。梁家沟的陈习强过去骑三轮车卖土特产,做生意像“打游击”。西柏坡红旅小镇建起后,当地引导流动商贩进入统一市场,形成聚集效应。凭借多年商业敏感,陈习强抢先在红旅小镇承包了固定摊位,“西柏坡的客流在增加,这里的生意会热起来!”
眼下红旅小镇正试营业,30多个固定销售摊位已发包10多个,50多家餐饮开业。美食街上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断。
从西柏坡到梁家沟,一批村庄依托红色旅游等脱贫致富。去年平山县旅游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2元,同比增长10%。
站在高高的柏坡岭上,耳边飞来嘹亮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新征程,“电波”紧,“赶考”急,迈步更加铿锵有力!
■记者手记
让历史烛照未来
走近红色热土,追寻历史印记,感悟群众心声,发现老区人民对党一直怀有特殊、深挚的感情,感怀当年的“赶考者”,感念新时代的领路人。西柏坡群众铭记光荣传统,但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他们在柏坡岭上苦干实干,用热气腾腾的新生活,告慰老一辈,奋进新时代。
访农家,问专家,探访中共中央旧址,推开小木门,打开一扇窗,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红色密码”似乎展现在眼前。现实一再警示这条历史逻辑:从南湖红船到井冈翠竹,再到延安窑洞,我们党历经磨难来到西柏坡,在土坯房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迎来历史性转折,从胜利不断走向新胜利。在捷报频传时,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进而吹响“赶考”号角。
越是接连取得胜利,越要保持清醒。站在中共中央旧址,此时此地,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再访西柏坡时的谆谆告诫:“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