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生集团欲打造中国版“梅奥诊所” 健康服务业50条落地上海

原标题:医生集团欲打造中国版“梅奥诊所”健康服务业50条落地上海

“从体制内跳出来至今六年,从去年开始真正感受到社会办医‘春天的氛围’来了!我们也将从轻资产的医生集团,逐步向重资产的医院转型。”在多点执业领域有较多探索的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近日透露,依托健康服务业50条的落地,医院选址大虹桥这块热土,将契合国际医疗旅游基地的定位,辐射长三角区域,同时为上海社会办医多点执业探索新的路径。

看中医生集团平台与潜力

在全国神经外科学科高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了23年刀,宋冬雷练就一身精湛手术技艺,内心却总觉得有块空白填不满。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他做出大胆选择:跳出舒适圈,投身社会办医事业。

“我心中的梦想,是建造像梅奥诊所这样的医疗机构,所有服务真正围着病人转,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应用。”这一信念是支撑宋冬雷走过创业艰难期的关键。

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两年,2015年宋冬雷率领团队创建“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同时与浦东新区内的浦南医院、市七医院、区人民医院建立良好的多点执业关系,收获大量病家口碑,亦明确了自身市场定位。参照梅奥诊所的设置,集团将医生分为两档:主诊医生(首席主诊、一般主诊),培养阶段医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从创业之初的3人到如今十几人加盟,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的招牌日渐响亮:来自北京天坛医院、西安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台湾长庚医院的医生纷纷投奔而来,理由是“看中医生集团的潜力,更看中冬雷脑科的品牌。”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同仁医院等本地医院的医生也尝试在医生集团多点执业。

政策“击破”多点执业壁垒

打破多点执业的“玻璃门”,医生集团不失为颇具操作性的探索。值得庆幸的是,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的发展搭上了政策东风。去年落地的“50条”明晰:淡化等级要求,完善医疗技术备案制度,淡化医疗机构的等级要求,重点审核医师执业资质和能力;放松医生从业限制,并实行备案制。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以医生集团为代表的医疗人才团队如果不解放,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促进医疗资源流动,不但有利于技术推广,提升患者就医可及性,而且对存量医疗机构开发新技术、提高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多点执业探索不到四年,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尝到甜头:有一显身手的平台,品牌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声名鹊起。数据显示:医生集团平均每年手术量达500至600台,去年增至1000余台,外地患者占比九成。就在上月底,美籍华人欧阳先生乘坐航班来沪途中突然意识不清、左侧肢体偏瘫,冬雷脑科在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为他实行7小时手术,精湛技艺令患者次日完全清醒,左侧肢体肌力也得到恢复。

“50条落地,恰逢我们要建设医院,这是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机会,也为‘招兵买马’提供有力支撑。”冬雷脑科集团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透露:医生集团发展需要更多技术人才加盟。目前洽谈的50余名医生中,三分之一愿意多点执业,三分之一想来“但不想被宣传”,另有三分之一表示“我很忙,没时间。”这一比例客观反映了体制内医疗机构医生的真实想法。

建议择公立医院试点突破

如今,冬雷脑科成都分部已成熟运营;2016年冬雷脑科医院建设提上日程,去年7月医院开工,预计今夏可对外开业。

一张未来医院的蓝图徐徐展开:地处长三角门户的青浦区,距华山医院西院1公里,距德达医院不到4公里,核定床位300张(初期开放200张),与新虹桥医学园区患者人群精准细分、互为补充,同时覆盖商业保险。“我从华山医院走出来,未来的医院又毗邻华山西院,就像一段续写的缘分,今后也将谋求与华山医院的合作与发展。”宋冬雷说。与此同时,已有北京宣武医院、台湾长庚医院等大牌医院专家明确,会来医院多点执业,医院同时将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洽谈院士工作站落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论及进一步的支持,宋冬雷认为政策细则还需进一步落地。他建议,“大型设备的配置审批、使用审批和医保审批,是我们的燃眉之急。加快审批速度,让设备到位,社会办医才能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此外,针对医生多点执业也需要细则落地,选定几家公立医院先行试点寻求突破的做法更具操作性。

相关阅读:
沙石厂夜间违规作业 两地检方联手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省防指通报今年全省汛期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