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共筑增长极

原标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共筑增长极

机器网 www.shi-fen.com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加快推动创新资源流动、产业发展协作、基础设施联通、社会事业联合、生态环境保护,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乘坐高铁或动车往来四市更加便捷”、组建协同创新联盟、共同建设诚信城市、公积金异地贷款……地处中国腹地、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正快速迈向区域一体化。

中游畅则长江畅,中部活则全国活。中游、中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决定了赣鄂湘皖四省会城市的重要地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势头强劲,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争当“排头兵”

去年底,《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正式发布,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勾勒出蓝图。

其中,在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中,明确武汉担负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任。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超过1.2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3.3%、8.8%。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是核心,2018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达1.48万亿元,长沙为1.1万亿元,合肥为7822.9亿元,南昌为5274.67亿元。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应结成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争当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助推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快迈向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提出,共同完善协同发展思路与路径,再策划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举措;共同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典范;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创新走廊;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现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从基础设施加速连通,放管服改革创新推进,到市场更加融通,资源流动顺畅,相互投资增长,开放平台共享等,合作的增加值越来越高。”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说,这些成果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建议,四省会城市应加快推动创新资源大流动,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大协作,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大联通,加快推动社会事业大联合,加快推动生态环境大保护。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张东强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肩负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等重要使命,国家寄予厚望。

近年来,四省会城市合作解决了许多单一城市依靠自身不能解决的难点和问题,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为中国区域合作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示范。

跳好“集体舞”

日前,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何堰村农民祝又珠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病愈出院。办理出院手续时,她顺利拿到了报销款,实现了新农合跨省即时结算。

武汉江夏区在湖南株洲打工的农民有3000多人,祝又珠的儿子说:“以往老乡们在株洲住院,都是等年底回老家过年时在家乡的相关部门报销。这次母亲直接在当地医院报销,太方便了。”

新农合跨省结算外省就医即时结算只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合作的一个缩影。

共饮一江水,合作一体化。武汉市发改委主任许甫林告诉记者,从《武汉共识》到《长沙宣言》,再从《合肥纲要》到《南昌行动》,四省会城市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开放合作”六大行动,正发挥重点合作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设施联通,打通城市合作“肠梗阻”。道路通,百业兴。长江中游城市群相继打通了10余条高速公路“断头路”;省际公路联网工程、武西高铁、“645”深水航道整治等一批跨省陆路、水路交运项目得以协调推进。

市场融通,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四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大市场,在公共资源共享、信用体系共建、工商监管执法联动、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区域)工商政务云平台是全国第一个跨区域、跨省市的政务云项目,为加强四市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成功实施武汉至长沙远程异地项目评标,这是继武汉至合肥后,长江中游地区第二个跨省级区域协作,保持了在公共资源交易合作的全国领先地位。

民生为先,释放城市合作红利。四省会城市在公积金、教育、医疗、人社、文体、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继续深化合作,成果丰硕。

产业协同,增强城市合作内生动力。四省会城市自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成立后,通过城市间科学技术互通平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长沙、南昌、合肥3市在武汉投资注册企业累计3300多家,武汉在3市投资注册企业4493家。

生态优先,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四省会城市携手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规矩和导向,加快完善环保立法,强化污染治理,加大联合执法,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创新为引擎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湘鄂赣三省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创新,正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关键词。

自2013年2月23日四省会城市举行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以来,4市建立了轮值主席会议召集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市际科技联席会议,由四省会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率团参加,共同推进四省会城市科技实质性合作。

一年一会商,一年一携手。近年来,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中心城市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围绕创新驱动,迎着世界科技新变革潮流,协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武汉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重点。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以创业服务业为特色,带动武汉、辐射全国的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助力“中国光谷”走向世界。

长沙主打产业园区发展,形成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9个省级园区。其中,长沙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重点实施科技服务机构聚集工程、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工程、科技服务业态建设工程、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形成工程。

南昌主要布局电子信息、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合肥科技服务业发展较快,科技服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微电子芯片测试平台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搭建日趋完善。

去年9月份,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宣布,四城市将共同搭建政府主导、线上线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科技服务业合作生态,工作平台常态化,合作机制市场化;四城市将举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展及对接会,一起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优势产业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郑明桥柳洁)

相关阅读:
六成受访者直言老人不能为子女放弃自己生活 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 多管齐下打通分级诊疗梗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