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课后服务试点逐步铺开
中小学学生下午四点放学,家长基本上五六点才能下班,“四点半托管”问题成了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后,海口各校校内课后服务按钮陆续启动。今年3月,龙华区5所试点学校率先推出校内课后服务,如今一个月过去了,记者针对大家关心的“‘四点半难题’解决得如何”“家长是否满意”等问题进行了探访。
□本报记者刘晓惠
校内课后服务彰显温度
“弟子规,圣人训……”4月9日下午5点,龙华区海瑞学校操场上一片书声琅琅。学校老师黄燕妮正带领30余名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班的学生开展诵读活动。
学校德育处主任邢潍淦介绍,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向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的家长分发了登记表,筛选出确实有需求的307名学生,编排了一至五年级9个课后服务班,并遴选20余名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每天放学后,孩子按照课后服务班编排到达指定教室,由教师带领着开展相应活动。”邢潍淦透露,课后服务课上,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自习、阅读、进行体育游戏或者观看教育类影片。
一年级学生家长林玉忱表示,自己和爱人工作繁忙,没有实行校内课后服务前,总让孩子放学后在教室或者操场玩耍,等家人来接送,“如今校内课后服务的实施,解决了家长的一大心病。即使6点来接孩子,也不用担心了。”
带班教师吴心宇透露,学校实行弹性离校,家长提前到校或稍晚到校都可以,老师会等待所有孩子被家长接走后才离校。
教师期盼合理取酬
采访期间,多数家长赞成校内课后服务的开展,甚至有些家长希望能开设更多元化的课程。“学校解决了我们家长的接送问题,不用再翘班接孩子,加上有专门的监管老师,不用再担心安全问题。”家长吴和说,“希望课后服务能越做越好,并加上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的活动,让孩子爱上校园的另一面。”
除了家长支持,课后服务关键点还在于教师配备。“老师能支持这项工作挺不容易的,毕竟老师也有老有小,想下班后能及时回家。因此,希望能切实落实教师的合理取酬。”海口市十一小学副校长毛月娟说。
海口市城西小学教师符蕾表示,教师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其积极性对此能否顺利施行至关重要。除了工作量,合理取酬将成为提升教师积极性的关键点。
海口逐步设立试点学校
除了龙华区,海口各区同样正在逐步设立起课后服务的试点学校,并推进全区课后服务方案。
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秀英区已遴选出第二十七小学、第三十三小学、秀英子弟学校、第十四中学4所试点学校,逐步在试点学校内开展课后服务。
琼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琼山区正学习先进地区的优秀案例,了解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难题,对现有经验进行总结,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美兰区教育局基教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初步拟定了5个试点学校,并将针对“麻雀学校”数量多的问题,在试点时重点考虑学校的场地、形式等问题,在形成成熟模式后在辖区内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