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营火箭遇成长的烦恼“中国马斯克”的春天在哪里
本报记者付毅飞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对中国商业航天来说,2019年的这个日子颇有戏剧性。
本报记者付毅飞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对中国商业航天来说,2019年的这个日子颇有戏剧性。
这天,两家民营火箭公司各自“搭台”,上演的两场“戏”一悲一喜。在酒泉,零壹空间公司的首枚运载火箭折戟蓝天;在山东龙口,翎客航天公司则完成其可回收火箭的首次低空飞行回收试验。
媒体喜欢借用美国商业航天巨头SpaceX公司或是其老板的名字,指代国内航天民企。“中国SpaceX”“中国马斯克”这样的词在报道中频频出现。
成立于2002年的SpaceX,发展轨迹令人羡慕。在技术方面,该公司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力支持;在人才方面,该公司挖到了大量来自美国航天界的工程师;在资金上,有报道称该公司融资超过24亿美元。当其连续遭遇失败濒临破产时,NASA还砸去一笔16亿美元的大单……
而“中国SpaceX”们的境况却颇有不同。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发展路在何方?科技日报记者倾听了业内专家和“中国马斯克”们的声音。
SpaceX模式不适合中国商业航天
航天专家黄志澄不喜欢“中国SpaceX”这种叫法。他认为,SpaceX的模式未必是中国商业航天最好的模式。
SpaceX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巨人的肩膀”。黄志澄说,NASA是由美国国会拨款的政府科研机构,其技术研发带有公益性质,与企业不构成竞争。美国航天领域也没有国营企业,波音、洛马等老牌公司效率也不是很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探月、探火等方面进展缓慢,航天飞机退役后,他们连运送航天员往返空间站都要依赖俄罗斯飞船。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开始助推新兴民营航天企业的崛起。
在我国,国防科工局以及国家航天局对民营航天持鼓励态度。但黄志澄表示,对于如何加强航天领域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合作、开放基础设施,以及让民营企业承担国家任务等,管理机构要在民企做强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更多相应政策和举措。
中国航天的“国家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黄志澄说,两大集团手握最核心的技术、大批人才,以及多年积累形成的地面发动机试车台、大型振动试验台、风洞等基础设施,这都是国内民企无法企及的。
不过近年来,两大集团分别推出的快舟、捷龙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直接瞄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我国民营卫星制造商天仪研究院CEO杨峰曾表示,火箭是赤裸裸的竞争市场。客户并不在乎你的企业是大是小、技术路线是固体还是液体、火箭是不是可回收等,只在乎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面对竞争,各民营火箭公司观点一致:要“揽瓷器活”,只有拿出“金刚钻”。
成长中的航天民企,先天“营养”不良?
白手起家的民企想很快拿出“金刚钻”谈何容易。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他们成长必须的“营养”。
与资金雄厚的SpaceX相比,国内火箭公司显然不是一个量级。据了解,零壹空间融资约8亿元,翎客航天只有几千万元。
同时,资本市场不乏追求“速效”者。翎客航天技术总监楚龙飞认为,与资本合作时,要遵循火箭发展的科学规律做规划。该公司在前期就跟投资人深入沟通,对于运载火箭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的事实,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继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相继发射失败后,星际荣耀公司也宣布了近期发射运载火箭的计划。该公司总裁助理姚博文表示,这次发射的成败事关为中国民营火箭正名。“我们希望上半年能实现一次完美的入轨发射,这对民营火箭公司群体来说是件好事。如果前3家公司都在第一轮发展里阵亡,可能会消磨资本的信心。”他说,“目前整个行业急需一份让人信服的答卷。”
相比资金,人才问题面临着更多矛盾。
黄志澄说,国内经历过航天任务实战考验的核心科技人员都在体制内。
因此,民企想得到所需的人才资源,基本上只能靠“挖”。事实上,民营火箭公司的核心人才主要来自国家队。
国家队显然不愿承受人才流失之痛。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曾表示,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才不管在央企还是民企,都是为中国航天出力。但由于人才流动而带来的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让人担忧。
2018年“张小平离职”事件的发酵,使航天人才流动问题更加敏感。
楚龙飞认为,违反保密规定甚至违法窃取技术机密的行为肯定不允许,但正当合理的人才自由流动,是市场规律的一部分。如果人才流失严重到让央企伤筋动骨的程度,他们应该想办法让人才价值得到更多体现,采取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措施公平竞争。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张义凌